首页 > 青岛频道 > 房产 > 正文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神奇“漏斗”妙解整平难题

2023-11-27 17:50:5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27日讯    “这大家伙是个啥嘞,一头粗一头细,像个漏斗似的!”清晨,海上雾气渐渐消散,起重船上的师傅们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施工现场,目光却被岸边的“庞然大物”一下子吸引住了。

  “它是解决咱们海底抛砂整平难题的核心装备,”正当大家研究得起劲,“漏斗”发明者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烟台项目部技术主办葛茂强赶到了现场,为大家揭开了谜底。“今天就带大伙儿瞧瞧,咱们的‘大漏斗’是如何把砂石精准投放到海底的。”

  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烟台裕龙石化尾水排放项目施工中,一道重要工序就是将2根长达1千多米的管道,铺设到水下13米基床处。要想实现在海底平稳铺设,首先改变海底凹凸不平的地势,为他们铺就一层平整而细长的“温床”,而这对回填基床的材料提出了很高要求。

  “和以往抛的大质量石块不同,这次整平的材料以砂石为主,施工海域又位于无掩护的外海,10月份受水流和风浪影响较大,砂石很难到达预期位置,不仅会导致损耗过大,施工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海上施工前,拥有多年水工施工经验的葛茂强便提前预判到这一难题。秋冬季节海上大风肆虐,如果在整平环节拖沓,那么后期海上安装的进度更加不可控。

  “茂强,整平的地方最深有17米,咱们得想办法把砂石送下去。”望着海浪翻涌的海面,负责现场施工的班组长老王求助道。如何才能将泥砂精准输送至海底呢?面对这一困难,葛茂强从“送”字下手,在脑海中搜索着之前的施工经验,在论文网站上检索相关技术实践,最终将目光投在了灌注桩上。

  “在之前的码头灌注桩浇注中,需要通过导管把混凝土送到海底,那咱们也可以类比导管,制造一个砂石的传输管!”葛茂强随即召集实践经验丰富的班组师傅,想试一试这条“路子”是否行得通。根据葛茂强的设想,再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一番讨论后,大家决定将这个传输管设计成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溜槽,防止泥砂在装入导管时撒漏;下半部分为导管,通过溜槽进入的泥砂顺着导管,到达指定深度,随后落在相应位置的基床上。这样,整个溜槽与导管结合的“大漏斗”便诞生了。

  “大漏斗”的设计定了下来,但在制作环节又遇到了难题。要制作能够抵御海浪冲击的“大漏斗”,同时兼顾施工效率,其体型必然呈几何倍数增大。如此巨大的“漏斗”,若是找加工厂预制必然耗费时间,成本也随之增加,经济性也会大打折扣。“我记得咱们刚施工完成的项目还留有直径1.8米的大护筒和直径0.63米的辅助桩,尺寸也和‘漏斗’相近,可以尝试旧物资改造升级,省时又经济。”被誉为“过日子能手”的调度李树光,盯上了项目部的废旧物资,就这样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在李调的建议下,葛茂强迅速搜集到钢管桩、钢护筒槽钢边角料等材料,仅用36小时,一个高达20米的“大漏斗”便加工完成。次日清晨,葛茂强一行按照原定计划试抛,确定偏移位置,并及时调整船位。试抛的效果超过了预期,砂石顺着导管到达海流较小的海底后,顺利到达指定位置并均匀铺散,提高了整平效率。

  “原计划抛砂和整平需要25天完成,现在9天就能利索,这个‘大漏斗’真是立了大功!”谈起这个新发明,葛茂强一脸骄傲。(通讯员 孙亚男)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