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青岛频道 > 精彩专题 >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 > 本网专稿 > 正文

博鳌观点丨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商业银行和创投、风投存在很大合作空间

2019-06-10 18:5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6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博览会在青岛世博城盛大开幕。

  鲁网青岛6月10日讯(记者 宋淼) 6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博览会在青岛世博城盛大开幕。“创新促进健康”作为本次论坛的三大主题之一,受到广泛关注。记者从本次论坛分论坛三:创新促进健康——创新技术、产业转化与全球市场了解到,聚焦创新,让创新技术快速地产业化、国际化,用新的产品助力全球人民的健康已成为全球共同瞩目的话题,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的4位海外嘉宾在现场进行了交流,而作为青岛的本土企业,青岛银行、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也针对该主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让风投、创投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

  在创新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难以衡量投入较大的硬科技和投入所带来的较高风险,而作为商业银行的青岛银行,在对企业进行支持的同时,也为创业者带来了几点建议。“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我们都知道资本会发挥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科技成果转换或产业化过程中,会普遍面临一个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表示。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

  针对目前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刘晓曙博士分析:首先我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创投、风投基金和货代相比只占到5%-6%的水平。其次,风投、创投虽是助力于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产业科技落地的一个很重要手段,但在中国,存在风投企业不风投的现象,这意味着有多数风投企业做的仅仅是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而并非是为创新企业“雪中送炭”。

  如何在未来去应对风险,让风投真正为企业“雪中送炭”,刘晓曙博士给出三点建议:

  一是创投、风投要回归承担风险的本源,不能只追求高收益,不承担风险。二是发挥商业银行在支持科技转型方面的作用,一些研究和实践发现,商业银行和创投、风投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这个大的市场空间是有利于技术转换的;中国目前的技术属于跟随性发展,更多的是集中在追赶型的策略上,这就意味着企业进行科技转化,成功率将会很高。商业银行的本性是追求低风险,如果这个行业的发展成功率比较高,那么它和创投、风投合作的空间就会比较大。三是利用金融租赁融物而不融资的特点,为企业在初创型阶段提供设备租赁,这样可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资本市场推动技术型企业转型发展

  提到转型跨境发展,不得不提到青岛海尔生物医疗,海尔从最初的冷冻技术,成功把低温技术应用到生物医疗方面,实现了跨境转型。对于冷冻技术的转型发展,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占杰表示,技术型企业的成功转型,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推动。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占杰

  “我们的投资方海尔金控的产业投行模式给我们赋能和指导,在资源整合、管理咨询等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说助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资本这方面必不可少,作为企业转型的助推器,我们非常感谢资本市场的认可,我们在科创板块进军的过程也在进行中。”刘占杰指出,海尔在过去的20多年间,从冰箱、冷柜、制冷一路发展而来,海尔生物医疗也是基于传统冷链低温保存设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物联网创新的大环境下,海尔开始专注于做生物医疗场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打破海外技术垄断,独创了超低温制冷核心技术。

  据了解,海尔在疫苗接种领域通过疫苗网改变了传统的冷链,通过信息监控、传输功能的特殊疫苗接种箱,实现了精确取苗零差错,问题疫苗秒冻结等,这一创新产品一经投入市场,立刻获得了市场的广泛欢迎,接种的效率从原来的50次/天,提升到了100次/天,经过这次创新,海尔医疗实现了从电器到网器再到平台生态的转型升级。“我们把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创造了一个从自主研发、自行制造到用自主品牌创国际市场的路。现在我们又基于互联网的机遇,用自己的优势、技术和互联网的技术相结合,结合用户的零距离交互,创新形成了我们的血液网、疫苗网、生物样本网,来服务于大众健康,创建大健康的‘一带一路’。”


初审编辑:刘玉娜
分享到:
./W02019061068519111808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