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青岛频道 > 精彩专题 > 网络辟谣平台 > 网络辟谣 > 正文

一上火就吃解毒丸?春季养生这些误区要躲开!

2019-04-22 17:3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大家都知道,春季是养生的好时节。但是你知道吗,常见的很多养生方法并不科学。太原市中医医院防保科主任李国燕就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春季养生误区进行了解读。

  大家都知道,春季是养生的好时节。但是你知道吗,常见的很多养生方法并不科学。太原市中医医院防保科主任李国燕就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春季养生误区进行了解读。

  误区一:一上火就吃解毒丸
  李国燕说,在春天,很多人容易上火,有些人一上火就吃解毒丸,乱用降火药,这是最大的“灭火”禁忌。其实,有些看似“上火”的症状,并不是上火,例如便秘,或许是体虚的表现。所以,春季要弄清身体上的心火、胃火、肝火、肺火还是肾火,再对症下火。
  心火:有虚火、实火之分,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舌尖痛等。实火多由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情志所伤而致。若劳累过度,耗伤心之阴血,造成阴阳失衡,阳气偏亢则会出现虚火。预防春季心火,可以多食用莲子汤。
  胃火: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易饥、便秘等,分虚火、实火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等。有胃火者,可以多喝绿豆汤。
  肝火:可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常因肝气郁结日久,或过食辛温之品,或热内蕴化火上逆所致。喝梨水,可治疗春季肝火。
  肺火: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猪肝汤可去春季肺火。
  肾火:肾火偏亢又称命门火旺。一般多因为肾阴不足导致阳火偏亢,出现火迫精泄的病机。一般会出现阳强易举、遗精、早泄等症。治疗春季肾火,可以吃猪腰。
  误区二:“春捂”不当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做起来却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不捂,早早就穿起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李国燕提醒,春季穿着应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同时,“春捂”要注意以下三点:
  别急着“换季”。冬季衣物先别急着收起来,等气温稳定了再收起来。
  随时增减衣物。春天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大。可以带件衣服备用,晚上睡觉时搭条小毛毯,避免寒气损伤阳气。
  别捂出汗。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误区三:春天一困就睡
  在春日阳光照射下,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进而招惹到“瞌睡虫”。但一困就睡,对健康很不利。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
  李国燕支招,解决春困不能想睡就睡,要抓住两个黄金时间点: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饭后。《黄帝内经》提到:“夜卧早起”。就是说春季可以稍晚点睡(晚11点),但要早起(早6点半),以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
  误区四:吃得太酸、太辣
  “春夏补阳”是《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推崇的养生准则,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故吃得太酸、太辣,都会损伤阳气。中医讲春为肝气当令,它有利于调节各大脏腑的功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易伤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应少吃酸以防肝气过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发肝气而补益脾气。
  李国燕说,韭菜是春季最好的蔬菜,可多吃但不宜过量;而香菜、葱、蒜、莲子等也适合春季吃。同时,应告别冬季养生式温补,改以健脾胃。少吃发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鱼、虾等,患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误区五:门窗紧闭
  春天气温上升,湿度提高,各种细菌、病毒等开始大量繁殖。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或空气流通不好,很容易导致感冒流行、传染性疾病高发。
  李国燕建议,不论家里还是办公室,都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春季饮食养生讲究多
  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除了要做好全身调节外,饮食调养也特别重要。下面,就看看中国高级美食营养师孔润常,为你推荐的春季养生饮食方法,帮你通过饮食调理,以最好的状态适应春发时节。
  春季要“顺时养生”
  中医讲究“顺时养生”,春天的时候正是万物丛生之时,在中医古籍《素问》中提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个季节是气候由寒转温,大自然中万物复苏、草木萌生之际,顺时养生的说法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宇宙的阳气生发了,在五行对应五脏和四季养生来说,“肝属木,与春相应”,即所谓“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因此,春季养生的重点,就在养肝。
  春季养生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情绪上要乐观,不宜抑郁或发怒,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想在春天好好调养体质,重视日常茶饮,是最方便又有效率的途径。春季比较着重在“轻补”,避免使用“温补”或“大补阳”之药材。像党参、决明子、仙鹤草、枸杞子、紫苏等,都十分适合在春季搭配作为茶饮来饮用。其实,花草茶和中药一样,也要因人而异。只有依照身体状况选择需要的花草茶,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另外,韭菜、葱、蒜都是春季当令时蔬,具有益肝养阳之效。
  饮食不主张进补
  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另外,春季饮食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选择,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
  早春时还应该多吃一些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肉、鸡肉、鱼类、虾等,这些食物中富含蛋氨酸,这种物质能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还有应该多补充一些高能量的食物。除了米、面、杂粮以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豆类、乳类、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物质。
  根据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春季的进补应该以轻松疏散之品为宜,滋腻之品为忌。应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提高正气,清化郁热。大米、小米、薏仁米、荞麦、黑芝麻、豇豆、扁豆、黄豆、赤豆、豆浆、山药、大枣、核桃、栗子等,性质平和,具有补脾益气好处。春天要注意少吃寒凉、油腻、难消化的食品。
  一定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西红柿和柑橘、柠檬等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适量吃些野菜
  春季正是各种野菜旺盛生长之时,如荠菜、鱼腥草、蕨菜、香椿等。野菜生长在郊外,污染少,营养丰富,清新可口,食用对身体有好处。此外,还有一定的抗病作用,所以应该不失时机地吃一些。
  但野芹菜、野葱、灰菜、马齿苋、野生小蒜等野菜都含有导致过敏的物质,容易在某些特殊体质的人身上引起过敏反应。另外,多数野菜性寒味苦,能败火,但多吃会伤及脾胃,引发胃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中毒症状。比如,野生荠菜吃多了,会导致脾胃虚弱、血淤气滞。因此,不管是什么野菜,尝尝新鲜就可以了,不要长期、大量食用。吃野菜后,一旦出现周身发痒、浮肿、皮疹或皮下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马上到医院诊治。

初审编辑:刘玉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