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频道 > 健康 > 正文

MDT诊疗模式“挑战”晚期肿瘤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终获无瘤状态

2024-04-11 14:13:3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11日讯 日前,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肿瘤放射治疗科、结直肠外科、肝胆外科等多学科共同为一名晚期结肠癌并多发肝转移患者,在术前新辅助转化治疗成功后,完成结肠癌肝转移同期机器人切除术,使患者达到无瘤状态。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立医院普外科机器人手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多发转移“不可切除”?术前新辅助“绝处逢生”

  66岁的王先生因腹痛伴消瘦,于2023年12月确诊晚期结肠癌并多发肝转移。经东院结直肠外科会诊,考虑患者暂无明显出血、穿孔及梗阻表现,肝内转移灶较大,且满布左右肝,为不可切除病例。多学科(MDT)会诊后决定,先行术前新辅助转化治疗,视治疗情况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在东院肿瘤放射治疗科周宓主任团队的精心安排下,王先生接受了三个周期的化疗联合靶向术前新辅助治疗。后经结肠镜、腹部强化CT、腹部MR、肿瘤标志物检查等评估发现,结肠原发灶及肝内转移灶明显缩小。

  肿瘤放射治疗科、结直肠外科、肝胆胰外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立即启动MDT会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患者转化治疗成功,结肠癌原发灶及肝转移灶均达到可切除标准。为实现同期切除,手术更适合在机器人援助下完成。

  多学科联手,一次手术切除多处肿瘤

  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立即入住结直肠外科。经过术前评估后完成围术期准备,于2024年3月20日在全麻下接受了机器人援助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肝叶部分切除及肝肿瘤局部切除术。手术分别由普外科中心主任兼结直肠外科付涛主任和肝胆胰外科史光军主任担任主刀,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刘超和薛英明博士、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鸾共同参与。

  历时4个多小时,手术顺利结束,共切除含结肠肿瘤的右半结肠一段及肠系膜淋巴结20余枚、肝转移瘤9个,术中出血仅100毫升。术后患者虽然经历了肝功能转氨酶升高期和低蛋白期等,但经过多学科协作组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术后第10天顺利出院。术后病理提示:升结肠肿瘤浸润至浆膜下,肠周淋巴结未转移,两侧肠切缘无肿瘤累及;肝肿瘤9枚均为结肠癌转移,肝肿瘤切缘均未见肿瘤累及,达到R0切除。  

  更精准、更微创,结肠癌肝转移可“治愈”

  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机器人切除的病例选择有严格的标准,肝转移灶不能太大,病灶要位于周边或局限于半肝,肝切除量不能超过70%,要求肝门部淋巴结、腹腔或其他部位转移灶均可切除,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才考虑一期同步切除。选择机器人同期手术,还要考虑原发灶和转移灶完全切除(R0)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便利性,以及术者的手术经验等因素,强调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最为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

  采用机器人切除,可以让患者免除多次手术的痛苦,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可较早接受辅助治疗等优点。此外,相对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对于肥胖(尤其是男性)、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多发肝转移灶、困难部位肝转移灶等的切除更具优势,开腹中转率低、神经保护好、多发及困难部位肝转移灶切除成功率高。

  传统观念认为,结直肠癌一旦发生肝转移,已经属于晚期,生存时间不多,手术治疗便不再有价值。此次结肠癌肝转移手术的成功,得益于MDT诊疗模式的综合诊治、治疗方案的精准设计,以及机器人微创技术、围术期营养支持、脏器功能维持和快速康复理念的运用,未来可以为更多晚期结肠癌患者带来希望曙光。

  专家资料:

  付涛 普外科中心主任兼东院结直肠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结直肠癌、胃癌、胃肠间质瘤和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与综合治疗腹腔镜、机器人结直肠癌与胃癌根治手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经自然腔道的结直肠癌“无痕”手术,及便秘、疝的微创手术。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周三上午(东院)

  史光军 东院肝胆胰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对肝脏肿瘤、高位胆管癌和胰腺癌的手术术式规范,在机器人手术、腹腔镜微创技术方面有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周三下午 周四下午(东院)

  周宓 肿瘤中心东院肿瘤放射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擅长:从事肿瘤治疗20余年,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上午(东院)

  (通讯员 谢小真)

责任编辑:孙晓文
新闻关键词:肿瘤治疗患者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