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频道 > 教育 > 正文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王东伟:良田里的“农机超人”

2020-05-07 15:5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7日讯 在今年春耕“主战场”上,农业机械成为绝对的“明星”,而这其中,闪耀着青岛农业大学近年来研发的7种共计3000台花生播种机的动人身影。“在新闻联播里看到我们的机器工作的画面,虽然只几秒一闪而过,也打心眼里高兴。”

  说话的是主要研发人员之一、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王东伟教授。这几天,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联合评选的第24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结果揭晓,王东伟教授获得这一山东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而当记者打电话联系时,他正从全国农机大县——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赶回青岛,此次他受邀为当地花生机械制造企业解决了一系列研发难题,建立了新的合作。

  从追风少年到农机专家,

  “梦想种子”撑起事业大厦

  在山东泰安农村出生、长大的王东伟,从小怀揣着一个“农机梦”。他用自己生动的学业、事业追求,将这份向往变成了一份农机事业。说起这位“80后”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播种与田间管理机械岗位科学家、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与农机之间的故事,格外精彩。

  “现在的我,能从事农机教学与科研工作,回想起来,应该是源于小时候对农机的一种向往。”王东伟说,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个村一般只有一两台拖拉机,小时候每次看到拖拉机开过,都会和小伙伴一起追着拖拉机跑。年少的王东伟觉得,能开动这样一辆“农田跑车”是非常“帅气”的事情。一粒关于农机的梦想种子就这样在王东伟心中生根发芽。随着年龄增长,王东伟的三农情怀愈发浓烈,他选择农机作为自己的专业、事业,立志改变传统农业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状态。

  在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作从事农机科研工作的十余年中,王东伟和团队一起围绕“花生、芝麻特色油料作物机械化”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农业生产急需技术,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系列农机装备。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他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地厅级各类项目31项,在农业机械设计与结构创新方面,基于农机农艺融合和作物-机械系统,建立了花生高速播种、多垄多行联合收获的理论体系,为开展我国农业机械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花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奠定了基础。这一系列科研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垄断,建立起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理论体系,为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机走向国际化舞台作出了贡献。

  截至目前,王东伟教授团队的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生产,在我国27个省市和国际上1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年直接效益1亿元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还带领团队编著《现代中国花生栽培》、《农机装备》、《第三阶段农业机械用柴油机知识读本》教材刊物3部,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2项,编写《根茎类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科普手册1部, 2015年荣获“全国农机科普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机械超人”带动下,学校建成以花生为主的5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成为我国农业机械研发和人才培养重要基地。

  “拼命三郎”能吃苦挑重担,

  传奇“超人”故事满校园

  作为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高水平青年教学科研人才,他的很多为科研甘当“拼命三郎”的传奇故事,成为学校领导、师生中的美谈。

  四垄八行花生覆膜播种机实现了一系列创新,是学校明星机器,背后凝结着王东伟和团队的大量心血。研发过程中,大宽幅机器的核心部件——可折叠机架,让团队伤透了脑筋。为了成功实现折叠功能,王东伟日夜连轴转,晚上查阅资料苦思冥想设计图纸,白天开会讨论拟定方案,一个又一个方案经历了“提出-被否定-提出-被否定”的“难产过程”。学院办公楼二楼的一整排灯光整夜亮着,团队里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熬多久,他总是比他们熬得更久。实在没灵感的时候,他就一个人下楼到学院一楼的实验室,面对机器凝神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七天时间做出急需样机+三天三夜熬夜打造智能化方案”,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可折叠机架,并最终让研发成果落地、推广。

  这位“科研超人”工作起来夜以继日、心无旁骛,甚至把试验室当成自己的家。困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饿了,就啃上一个馒头,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个问题来,就赶紧查阅资料,有了结果马上记下来。在田间地头搞样机试验一连好几天,天天三顿包子充饥果腹也不觉得委屈。“王院长的心思都在样机试验上了,能吃饱就好啊。”助手何晓宁老师笑说。经过团队一遍遍精雕细琢,终于研发出了具有自动对行、机架折叠功能的四垄八行花生有序条铺收获机,填补了当前相关收获机械装备的空缺,大大提高了我国花生两段式收获机械化水平。

  海带打结机机型的关键部件多,研发过程也遇到不少“坎”。六年时间里,王东伟带领师生团队一个接一个攻克难关,一次次制样机、做试验,当团队中有人出现畏难情绪时,他总是干脆利落地安慰并鼓励,“不错,接着来,好事多磨!”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团队已研制出三代海带打结机,实现了海带打结机械化、智能化作业。

  近年来,在学校现有研发优势基础上,团队不断创新,连连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创建了芝麻小籽粒种子精播、份量整杆集束打捆收获、一次性联合收获为核心的机械化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芝麻机械化技术自主创新,成果在苏丹、尼日利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特别是创新研制的秸秆集束打捆收获装备,打破了国外在整杆打捆及仿人指快速打结技术上对我国的长期垄断,突破了精准送绳、快速打结等关键技术,研制出轻简化秸秆集束打捆装备机型6种,直接经济效益达405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达5.2亿元,提高了秸秆作物生产效益和规模化程度。

  执着追梦自收获。王东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等。发表学术论文62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获国际专利3项,中国专利11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8项。荣获全国十佳农机教师、全国农机优秀科普工作者、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探索创新型农机人才培养,

  “梦想种子”播撒育人沃土

  王东伟说,“农机是我永远的事业。”这是他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为了事业不断壮大,他将“梦想的种子”精心播撒到育人沃土——以教学改革培育创新型农机人才。

  王东伟教授认为,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需求,他的课堂经常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常规课程与竞赛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以致用,激发创新活力。在课程教学中,他建立了“一章一节一案例、虚拟现实有机结合”的现代实践型农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切身体会到了理论转化为应用的欣喜,进而产生学习农机专业的自豪感。“这种欣喜和自豪能支撑学生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王东伟说。

  王东伟将自己在科研上的“极端苛刻”也带到了教学中。平时平易近人的他,只要谈及农机专业知识就会变得特别认真,每次学生交给他的设计作业,不允许存在任何主观上的疏漏和错误。

  而“严苛”的背后,首先是自己的以身作则。去年9月,王东伟指导研究生为一种新机型研发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这是一次“实战演练”,没有现成答案。同学们一个个“败下阵来”,“大家都垂头丧气,蔫了。”学生郑金明回忆,“王老师自己也在做,从当天下午五点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半,中间一直没有合眼,硬是计算出了新机型各项参数。算出来之后,他马上召集大家讲授,当天下午他就要赶飞机去外地开会,没有任何一点空闲时间。我们的敬佩油然而生,暗暗下决心要更加用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东伟创立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改、以赛促进等“五促”为基础的多动力联合驱动大学生创新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工人才创新培养体系,个人教研成果多次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作为全国十佳农机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农业机械)第二负责人,他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山东省金奖,连续四届“东方红杯”全国智能农业装备大赛特等奖。他带队指导的大学生智能农机创新团队获得了大学生创新的最高荣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