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频道 > 教育 > 正文

青岛即墨:暑假公益课堂学面塑 非遗传统文化润童心

2023-08-18 13:28:3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18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张涛)“同学们可以大胆尝试,按照老师制作的造型先模仿,对比着改善揉捏的力度。”8月16日,在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暑假公益托管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第三代传承人张世建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非遗文化手造传承课。

  暑假期间,即墨区灵山街道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在暑假公益托管班开设了面塑民间艺术体验课,让孩子们面对面感受面塑的精巧玲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迷人魅力,在丰富暑假生活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是以面粉、糯米粉、蜂蜜、食盐等为原料,利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将面团捏塑成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各式具体形象的传统民俗手工技艺。中国的面塑艺术从汉代开始就有文字记载,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面塑是我国民间美术中一个古老的门类,它造型多样,绚丽多彩,不仅具有造型与色彩之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面塑不仅是艺术品,而且更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其形象传递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潜移默化之间启迪人们的智慧。

  公益托管班课堂上,张世建向小朋友们介绍了面塑文化历史,面塑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传授了面塑技艺的基础知识,并展示各式各样面塑的艺术。在张世建的教导下,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捏、搓、揉、刻,一块块面团在来回转动间展现出兔子的轮廓。在面塑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眼、手、脑三者有效的结合,深刻感受到了面塑艺术的魅力,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和面、上色,不同颜色的面团经过捏、搓、揉、掀,一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便诞生于指尖,引来孩子们一阵惊叹。 

  在面塑制作教学中,张世建随手摆弄起一块彩色的面团,一条栩栩如生的鲤鱼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课堂上,小学生们既动手又动脑,教学氛围轻松活泼,深受喜爱。

  “通过面塑特色教学,传承面塑制作技艺,弘扬传统文化,让小朋友们感受和亲身体验指尖上的艺术之美。”张世建边捏一块面团边说道。

  作为一名青年“手艺人”,他坦言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喜欢面塑、了解面塑。多年来,张世建在不同的学校、课堂上研究容易被孩子们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带领孩子们制作他们喜欢的卡通、动画人物面塑,同时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我的小徒弟里,今后能真正走上面塑道路的也许不多。但让更多人了解面塑,对面塑产生感情,让传统文化走进他们心中,就是对面塑艺术最好的传承和保护。”张世建说。

  在张世建细心的讲解示范指导下,一条条“鲤鱼跳龙门”在教室制作好,小朋友的成就感十足,“平时都是我向妈妈要礼物,我要把我亲手做的玫瑰花送给妈妈,她一定很高兴!”活动现场,谢雨洋小朋友兴奋地说。

  “面塑不仅是艺术品,而且更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其形象传递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潜移默化之间启迪人们的智慧。”张世建说道。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