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频道 > 教育 > 正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军小学举行“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海洋专家进校园巡讲活动

2024-04-23 13:47:4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IMG_275

 鲁网4月23日讯(记者 刘玉娜)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海军小学邀请青岛贝壳博物馆馆长助理、品宣部部长苏飞宇为四年级孩子们进行《小贝壳大世界》的海洋知识讲座。本次“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海洋专家进校园巡讲活动由刘凤仙校长主持,基教科宋蕊主任和海军小学刘洪亮校长参加巡讲活动。

  古老的贝壳家族

IMG_284

  苏老师带领孩子们进入奇妙的贝壳世界,这里有“活化石”鹦鹉螺、有“幸运之石”菊石,更有神奇的“贝壳之最”。孩子们在一声声惊叹声中开启今天的海洋之旅。

IMG_286

  幸运之石----菊石

  菊石,因它的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它比恐龙的出现早1.7亿年。菊石贝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的、锥形的和旋转形,以旋转形的壳为多。

  菊石的学名来源于古埃及的阿蒙神,弯卷的绵羊角酷似菊石的贝壳,乃是绵羊神的象征。民间认为菊石可以转运、行气,给人带来好运气、好风水,因此又称为“幸运之石”。

 活化石----鹦鹉螺

  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

  鹦鹉螺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壳光滑,卷曲,贝壳最大可为26.8厘米。鹦鹉螺有螺旋状外壳的软体动物,是现代章鱼、乌贼类的亲戚。

  世界四大名螺

IMG_297IMG_298

 大法螺

  大型体层的雌性螺壳可当乐器,贝壳硕大,磨去壳顶,吹之有声,可做号角用。

  螺旋部呈尖锥状,若磨去壳顶,可吹出响亮的声音。古代的部族和军队用它作为号角。

  当苏老师吹响大法螺以及用大法螺当音箱奏响音乐时,孩子们为对贝壳知识的新发现而欢呼雀跃。

  鹦鹉螺

  晃动鹦鹉螺,阵阵水流动的声音传入耳中;解剖开来,鹦鹉螺独特的运动方式浮现在眼前。

  同学们在苏老师的介绍中,跟着鹦鹉螺看到了《海底两万里》的“鹦鹉螺号”,也走进了李白的“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了解到了鹦鹉螺的文化价值。

 万宝螺

  世界上万宝螺,数量稀少而且难捕捉,收藏、观赏、装饰价值一流。整体颜色金黄,尊贵无比,手感光滑而温润,数量稀少难捕捉,收藏、观赏、装饰价值一流。据民间传说收藏家中可以招财进宝。

 唐冠螺

  由于壳口狭长,内、外层都扩张为帽缘状,使整个螺体的外形就像《西游记》里唐僧所戴的帽子,所以又被称为“唐冠螺”。

IMG_310IMG_311IMG_312

  在苏老师的精彩介绍下,孩子们时而侧耳倾听,时而闭目想象,时而奋笔疾书,努力汲取着老师带来的震撼与惊喜。

IMG_321

  此外,苏老师还带领同学们认识了最大的贝类——库氏砗磲,最毒的贝类——芋螺,最多刺的贝类——维纳斯骨螺,数学最好的贝类——车轮螺,最自由的贝类——紫螺,更深入地认识到贝壳作为人类最早的货币,其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果真如老师所言:“小小的贝壳,大大的世界。”

IMG_323IMG_324IMG_325

  本次活动,苏老师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演讲让孩子们了解到贝类作为海洋中最古老、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回归大海可以充分发挥“物物相关”的自然属性作用,对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