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论剑:《流浪地球》46.55亿票房背后的人才“缺血”危机

2019-08-27 17:0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27日讯(记者 宋淼)  2019年年初,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登上大荧幕,一举拿下46.55亿票房,可以说《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今年乃至中国电影发展以来,国产电影工业水准的又一个新台阶。而作为这部电影的创作地点,青岛东方影都也随着这部电影的热映登上世界舞台。优质的拍摄环境,高昂的票房收入和良好的观影口碑,一时间,《流浪地球》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中国科幻的里程碑、中国科幻元年的启航等,就在所有光辉都聚焦在国产科幻电影上的时候,影视后期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人才的“缺血”险些让初见锋芒的国产科幻电影熄灭灯火。

  影视后期产业人才的缺血危机

  2018年,总投资500亿元建设的“东方影都”全面开业运营,作为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基地,影都建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其中包括面积1万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单体标准化摄影棚,以及世界最大的室外水池和世界先进的室内水下恒温摄影棚,可全方位满足国内外大制作影片的摄制需求。如此优质的影视环境却在发展初期遇到了一大瓶颈——人才缺乏。

  2019年8月24日至8月28日,在西海岸新区举办的中国影视工业人才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影视后期产业发展青岛会议上,中国影视后期产业联盟副理事长、Base FX 全球总裁谢宁就“中国影视后期产业人才生态建设”做了主题演讲。他提出,当今中国影视后期产业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市场缺乏调控、国际竞争激烈、行业分散不集中三大主要问题直接导致人才市场的匮乏。“一部<流浪地球>的成功,不能说明中国影视行业已经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反倒暴露了影视后期人才缺乏的严重问题。”《流浪地球》上映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制作更优质的电影作品,但电影后期市场的可用人才少之又少,培养人才时出现的成本虚高问题,大大降低了电影利润,出现行业不良发展反应。为了谋求利益,吸引更多人才,不少影视企业开始互相挖现成人才、各个企业单打独斗,力量不足且向着不良方向发展,导致电影行业的缓慢发展。

  三方协力实现产教结合

  “只有实现政府、校园、产业三方的共同协力,才能打造影视后期制作的产业大军,实现中国影视的良好发展事态。” 谢宁提出,当今影视行业缺乏的是既要有艺术修养,又要懂软件技术,还要有服务意识的人才,他们是既能适应工业化的要求,又要有工匠精神的国际复合化人才。

  据了解,过去的影视后期人才大多来自培训机构,多年来,培训机构的人才输出有限且一直处于原地踏步阶段,而随着影视行业的全球化,培训机构输出的人才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此时,需要政府、校园、产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化解危机: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吸引人才、扩大人才量;高等院校则培养相应专业人才,用产业思维培养正规军;企业则需要对接就业,帮助人才进入产业。

  由此看来,除了国家政策的引导,产教结合在优质人才输送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但如何才能杜绝结构性断层,培养产业人才大军呢?首先,产教融合要上云端,线上要有单兵作战能力,线下要有团队实战能力。其次,要实现人才信用体系和有序流动机制,依托互联网科技建立人才数据库,并在其基础上打造行业人才信用体系,再通过产业联盟核心企业打造健康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最后,依托产业联盟核心企业打造人才分级机制及薪酬参考坐标,出台后期产业联盟的人才解决方案。正如谢宁所说的那样,影视行业十分艰难,只有各个企业“抱团取暖”,通过产业联盟规范行业标准,才能让中国影视行业向着优良事态发展,才能有越来越多的好作品登上世界银幕,让中国影视产业立足全球。

责任编辑:刘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