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频道 > 区县 > 正文

胶州:秸秆打捆“变宝”环保又增收

2020-06-19 15:1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6月19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刘芬)夏至将至,在胶州市铺集镇马家村的麦田里,伴随机器的轰鸣声,只见一台台秸秆捡拾打捆机,像“清道夫”一样,“吃”进一根根秸秆,“吐”出一捆捆稻草方块。

收秸秆

  “今年一亩地能打这样的捆12-15个,打一亩地的人工机械成本30元左右,零卖一个捆能卖5块钱,大客户按吨要,一吨能卖到150-200元,这样的小麦秸秆捆供不应求。”胶州市铺集镇秸秆收储运中心负责人鹿炳展告诉记者。这些看上去没啥用的麦秸秆,现在成了马家村养牛大户马仁财眼中的“香饽饽”。马仁财告诉记者,他从三年前开始发展养牛产业,原来是购买牛饲料,一头牛一年就要消耗一吨左右。现在马仁财靠回收马家村周围八百多亩的小麦秸秆,基本就能满足养殖场的饲料需要。

老马在喂牛

  作为传统农业镇,铺集镇现有小麦5万亩,以往每到收割时,秸秆处理就是大难题,今年,铺集镇设立秸秆收储运中心,麦收时节共打捆约1万亩麦地秸秆,预计总收入可达20多万元。

  据了解,今年胶州市进一步加大秸秆禁烧力度,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除秸秆打捆离田外,同时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等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环境改善。开展小麦秸秆打捆回收工作,将秸秆打包成捆后,以每吨150-200元的价格出售,既可以用作动物饲料,也可以种植食用菌等,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的困扰,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压包好的干秸秆直接运往附近的养殖场,和其余草料配比混合,进行再加工,处理后不仅营养价值更丰富,还能存放一两年时间,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