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频道 > 区县 > 正文

青岛胶州铺集镇:乡土人才回引“三步走”

2020-09-11 10:0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11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王正杰)胶州市铺集镇实施“三步走”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鼓励引导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回村任职。越来越多的乡土人才回到家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争当引领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沉下去——系统摸排,建立人才信息库。当前,一些农村党支部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如何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成为村庄发展的一大问题。

  铺集镇前官庄村就面临着村党组织书记后继乏人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铺集镇成立工作专班,党建办工作人员王林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工作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走村入户收集的在外优秀人才姓名和联系方式。“通过在村里逐户走访,我们收集了很多线索,在征求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择优筛选出一位叫李军的乡土人才,他在村民心目中的评价最高。”王林介绍到。李军大专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工程,前几年又在村里建起了大片果园,带领乡亲们致富。

李军在随园家庭农场里

  为了帮助回引人才尽快熟悉工作,铺集镇实行“导师帮带”制度,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书记“一对一”结对联系,抓好“传、帮、带”。同时积极对接上级,争取培训资源倾斜,对留乡发展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如今,在李军的带领下,前官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大堆”不见了,环境变美了,墙壁粉刷了,村民吃水难问题也解决了。提起李军,村民们都连连夸赞。“通过电话调研、走访调研等形式,围绕政治素质、年龄学历、工作情况、返乡意愿等方面对优秀人才进行深入摸排。各村党组织对照户籍人口,摸清了本村优秀青年基本情况,建立了乡土人才信息库,并动态锁定重点回引对象。”铺集镇组织委员刘宝太说到。截至目前,铺集镇共回引农村优秀人才200余人,其中回村任职2人、回乡创业38人,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请回来——精准回引,凝聚人才向心力。乡土人才成长于民间,对农村和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又通过在外打拼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技术经验。如何将这些“金疙瘩”唤回来,聚起来,留下来,打好“乡情牌”是关键。

赵建在蔬菜大棚里

  “东西南北闯天下,念念不忘家乡情。梦中多次回故乡,辛屯终是咱的根!”赵建曾在题为《故乡》的诗中这样写道。16岁离开故乡,在外打拼,生意规模越来越大,先后投资房地产、宾馆、茶庄等行业,但在赵建的内心深处,始终念念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常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是辛屯的老少爷们一口水一把饭把他养活大的。像赵建这样在外的游子还有很多,他们事业有成,但依然眷恋故土,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为此,铺集镇积极打好“乡情牌”,组织了一次“乡土人才回归”座谈会,带领大家了解父老乡亲的生活,看看家乡的发展变化。“在外创业很艰辛,家乡是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港湾。感谢镇政府举办这次座谈会,让我们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坚定了我回乡创业的信心。”赵建动情地说到。赵建回乡后,投资600多万元建立了青岛绿美苑蔬菜种植合作社和“永聚诚”国学基地。兴建国学教室,聘请国学教师,以推广国学教育为目的,将这里打造成了国学和红色教育基地。种植合作社的蔬菜瓜果质量好,销量高,工人都是本村和周围村庄的村民,每年为村里增收100多万元。

  推得开——量体裁衣,明确培养方向。对乡土人才而言,吸引其返乡创业的不仅仅是当地“求贤若渴”的诚心,关键是要有支持其长远发展的好政策。根据回引人才个人特点,铺集镇制定一对一培养方案,将回引人才发展培养为党员、村庄致富带头人、村庄后备力量、村干部、创业领军人等,全面发挥人才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今年42岁的徐敬伟老家位于铺集镇石清沟村,退伍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在2014年成功收购组建青岛安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年盈利四百多万元。看到这几年家乡面向乡土人才的诸多待遇和政策,徐敬伟也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铺集镇人才回引工作组经过研究,决定培养徐敬伟做乡亲们的致富带头人。政府协调流转土地400多亩,帮助他建立了青康源家庭农场,发展水果种植和旅游观光业,不少村民都来农场打工,收入得到提高。“我将利用好家乡的自然生态资源,做好生态旅游事业,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家致富。”谈到今后的发展,徐敬伟信心满满。

孩子们在青康源农场里参加体验活动

  如今,铺集镇“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个个致富大棚、微型工厂拔地而起。村庄美丽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