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频道 > 区县 > 正文

莱西市马连庄镇以党建为统领,统筹资金、土地、资源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2020-10-07 16:3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7日讯 马连庄镇位于青岛市东北部,辖7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4.8万人口,是胶东地区著名的“瓜果之乡”“甜瓜小镇”。2017年以来,马连庄镇针对农民种植积极性低、农村土地撂荒现象,土地流转不规范、流转价格低,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权益无法保障,村级党组织服务弱化、边缘化等问题,按照“党建统领、镇村联动、一体推进”的思路,以基层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挺起基层党组织腰杆;以镇级农业公司为平台,统筹区域资金、土地、资源等发展要素,激活了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着眼提升基层组织力,组织开展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发展基础。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各级政策的“先锋军”,如何发挥好“急先锋”作用,马连庄镇探索从重塑基层组织管理体系入手。一是重塑组织体系。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通过党组织现行调整,引领其他组织配套调整。撤销了原77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了7个新村党委,在每个新村党委分别设置组织管理、产业发展、综合治理、文明实践、群团组织5个专业党支部和2-3个网格党支部,构建了“镇党委——新村党委——网格(专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链条,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同时,依法撤并了原村委会,成立了新村村民委员会。二是选优配强头雁。一个好书记带活一个支部,围绕改革后“领头雁”的选配,马连庄镇坚持“能人擎头干、让专业人干专业事”的配置思路,按照政治素质、道德品行、发展能力、个人特长等标准对原村庄支部书记和后备人才进行综合评定和分类安排。比如,将原崔格庄村支部书记提拔推选为新村党委书记,将治村经验提升到新村层面继续发挥作用;将原有农业产业发展特长的选拔为产业发展党支部书记;将有综合协调和纠纷处置能力的选拔为综合治理党支部书记……同时,马连庄镇还对党员实行了分类管理,将从事产业发展的党员划分到产业发展党支部,将有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的划分到组织管理党支部,将有矛盾纠纷调处能力的党员划分到综合治理党支部,将威信高、能搞服务的党员划分到网格党支部,实现了党员分类管理,真正让党员“站出来、干起来”。三是推动议事定事。组织架构重新搭建后,如何让党员参与到新村管理运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结合新村工作实际,马连庄镇党委又牵头研究制定了新村工作流程,明确了“1+4+N”的工作体系和43项新村民主议事清单,理清了新村工作体系和工作任务。在新村党委选举过程中,就针对新村党员数量多、议事难度大的问题,同步选举党员议事代表,全镇按照党员总数的20%选举产生了402名议事代表,参与新村管理,发挥了“智囊团”作用。

  着眼规模化经营,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改革,释放发展动力。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资源,乡村要振兴,必须在土地上做好文章。一是建立土地流转新模式。针对农村种植效益低、流转价格低、村集体参与程度低、社会资本进入难等问题,成立镇级农业公司,探索推行“党组织+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企业获得运营收益,农户获得流转和分红收益,村集体获得所有权流转收益,农业公司获得土地议价增值收益,构筑了“四方”利益共同体。截止到2020年9月,流转土地3万亩,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万元,群众增收1000多万元。二是搭建国有市场主体平台。平台思维做乘法,实践证明乡村振兴必须是国有经济主导下的乡村振兴。2017年,马连庄镇在莱西市率先成立了镇级农业公司,作为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进行项目服务、实体运营和经济成分改造。2019年7个新村选举结束后,又以镇农业公司为平台,在7个新村分别成立了乡村振兴公司,通过乡村振兴公司实现对现有农业合作社的整合、改造,形成了“农业公司——乡村振兴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市场主体架构,推动农业真正融入市场。三是推动产业实现规模布局。要想实现土地规模化,必须合理设置产业发展布局,结合马连庄镇农业发展情况,坚持全域规划、全面带动、因地制宜,在全镇规划设置了甜瓜、草莓、大梨、苹果、葡萄等发展片区。同步充分发挥红色小镇的红色资源优势,推动“红加绿”融合发展,对红色小镇片区内现有的园区进行规模化、旅游化整合。

  着眼农业现代化,整合统筹涉农资金,夯实发展基础。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资金支持,如何发挥好财政涉农资金的撬动作用成为关键,莱西市马连庄镇探索以农业公司为平台,整合发展资金。一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积极争取扶贫、乡村振兴和青岛北部绿色生态屏障等政策资金,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区域农业转型发展。2018年以来,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青岛扶贫产业园、金银花基地、河崖阳光玫瑰葡萄基地、青岛甜瓜产业园、军武河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仅通道林就达到4000多亩,形成了镇村发展的“绿色银行”。二是推动实现片区化发展。将红色小镇片区作为全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整合各级政策优先进行打造,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亿元,先后实施了农村四好公路、河崖红色教育基地、军武河整治和道路绿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片区化的示范打造,提升了党组织在区域内的公信力、加快了各项工作的推进,在推进军武河整治工作中,群众纷纷支持,全长3.2公里的河段,只用不到一周就完成了清障。三是吸引社会资本下乡。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市场化思维,吸引社会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对此,马连庄镇充分发挥国有平台作用,探索与顺丰、美团等社会资本的合作,搭建地方特色农产片营销平台。2019年8月与顺丰签约成立青岛顺联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胶东瓜果预处理中心,2019年11月在鹏城深圳举办了青岛莱西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推介会当天达成交易意向1200万元,预计2020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亿元。

  着眼全域提升,统筹镇村各类资源,激活发展潜力。乡村要振兴,必须充分利用好农村资源,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市场化。一是挖掘特色资源。马连庄镇是革命老区,1925年的“少年同志社”在此播下了火种,因处于招莱掖边区的核心,被誉为“胶东小苏区”。2017年以来,马连庄镇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提出了“红色马连 绿色崛起”的党建品牌,整理形成了《红色马连 红色记忆》两本书籍,并对原胶东行政公署所在地——河崖村进行整体打造,建设了河崖红色教育基地,基地被青岛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为青岛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第三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奠定了“红加绿”融合发展基础。二是整合优质资源。以农业公司为平台,将镇村两级土地、水利设施、房屋和土地使用权、林权等资源整合到镇农业公司,形成有效资产,通过银行资产授信方式,获得发展资金,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获得农商行和农发行贷款授信3.3亿元。同时,注册了“马恋庄”农产品品牌,对外推介镇域优质农产品。三是开展三资融合工作。新村成立后,三资融合发展成为新村运营的关键,马连庄镇立足镇域实际,研究制定了资产、资源分类融合、系数折算的融合方案,以新村为单位成为新村财务管理中心,通过社会化聘用等方式组建专业会计队伍,全面规范村集体“三资”,推动资源高效合理利用。

  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是必须坚持党组织的统筹引领作用,坚持市场化、平台化思维,盘活农村资金、资源、资产等“绩优股”,才能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活水”。(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