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协委员冷静: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2019-01-21 12:5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青岛1月21日讯(记者 刘亮亮 刘玉娜)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今年以来,青岛大力推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达到24.3%,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两会上,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所副所长冷静教授带来的提案正是关于加快推进青岛市国际海洋名城建设的建议。

  6大问题制约青岛市国际海洋名城建设

  在提案中,冷静提到,2018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451.5亿元,同比增长15.1%,海洋一、二、三产分别实现增加值42.0亿元、756.4亿元、65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15.5%、15.4%。虽然海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他表示青岛市国际海洋名城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港口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核心作用不明显;二是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在全国有控制力的产业集群;三是海洋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较低;四是海洋生态环境风险仍然突出,陆源入海污染压力仍较大;五是海洋管理体制不完善,综合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六是海洋文化的深度挖掘力度不足,公众海洋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打造东北亚贸易中心

  如何弥补这些短板?冷静提到,首先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积极申报设立青岛自由贸易港,建设全球贸易的重要节点,重点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上合组织内陆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日韩商品面向中亚和欧洲市场的国际海铁联运贸易物流综合枢纽。其次,要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这需要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建设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生态示范区三方面入手。另外,要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构建国际先进的海洋高技术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打造全国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营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提高全民海洋意识

  针对陆源入海污染压力较大等问题,冷静提出要加快营造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打造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一步强化陆海污染防治力度、建设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国家级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逐步建立海域使用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评估体系。对海岸线进行分等定级,探索建立自然岸线与生态岸线间的“占补平衡”制度。完善海岛保护与利用机制,优化无居民海岛资源配置。

  要不断提高和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际海洋文化名城。通过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符合青岛市情的海洋文化体系、要在全社会营造强烈的海洋意识、加强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等方面,努力提升城市文化的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构筑城市高品质的人文氛围,着力打造海洋文化特色鲜明的国际化海洋文化中心。

责任编辑:刘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