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青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保障

2019-03-19 09:03:00 来源:青岛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青岛3月19日讯  平安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第一需求。青岛正在发起“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为市民打造一个平安祥和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心理环境——

  平安青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保障 
  2019年1月,市“三民”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对10000名市民代表对各领域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18年社会治安满意度98.56%,居所有领域首位。
  平安,渗透在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平安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第一需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发起“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为市民打造一个平安、祥和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心理环境。
  为此,我市迅速制定《“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作战方案》,聚焦政治安全、扫黑除恶、禁毒保民、社会治理、公共安全、服务发展等九大领域,精心组织“九场战役”,根据方案部署,2021年,将把青岛打造成为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城市和市域社会治理标杆城市,平安青岛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的一张“金招牌”。
  强化风险防控,努力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
  聚焦公共安全,是不断提升社会治安水平和百姓安全感的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细化权责分配,常态施治、循法施治。以建国70周年安保工作为主线,以重大节庆活动为重点,总结上合峰会安保经验,主动对标国家总体安全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盯住关键节点,加强社会治安巡查力度,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进行巡逻防护,深入实施警务实战工程,坚定不移把基层基础攻坚向实战聚焦,大力加强应急处置能力、情报信息能力、基础管控能力建设,把提高实战能力作为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严密防范各领域的风险,坚决打击违法犯罪及其他非法活动。
  市公安局政委余东风表示:“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和重大节庆活动的安保维稳工作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市公安局将始终把政治安全置于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市民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黑恶必扫 除恶务尽。2018年3月30日,青岛警方打掉以赵红、于瀛寰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黄岛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组织头目赵红、于瀛寰有期徒刑20年。此案是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青岛市首起一审判决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截至2019年1月底,我市批捕涉黑涉恶案件110件293人,审结27件119人。全市社会治安状况持续优化,2018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6.8%。余东风表示,2019年,市公安局将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大攻坚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严重暴力犯罪,保持命案现案破案率95%以上、力争全破。
  同时,深入开展扫毒会战,严厉打击新型毒品犯罪,深入开展排查吸毒人员“清隐”行动,确保吸毒人员见面核查率、“逢嫌必检”执行率、社区戒毒执行率达100%,巩固登记吸毒人员“负增长”态势。
  深化基层治理 搭建安定和谐生活环境
  抓社会治理,就是抓源头、抓治本、抓群众基础。
  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用法制框架支撑社会治理探索,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让人民真正成为平安建设的受益者和拥护者,进一步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牵扯警力的情况,全市政法战线积极推动建设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部门共治、社会协同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格局,全力建设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搭建基层调解中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市公安局黄岛分局隐珠派出所所长王瑞波表示,建设平安青岛,重在将人民的诉求作为中心和出发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坚持重心下移,网格化治理,“1+2+N”和“一村一警务助理”警务模式融入社会治理工作中,警民关系更加密切,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安定和谐。
  在全市重点部位常态化前置警戒处突力量,深入开展源头隐患清零、公路安全防控、农村安全守护、宣传警示曝光、社会协同共治“五大行动”,努力实现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数量“双下降”,让青岛的社会秩序更加安定和谐,坚决打赢社会面整体防控这场硬仗。
  市司法局在138个街镇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1342个社村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市、区、镇街、社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建成,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贯通、无缝隙,解决了群众“找法无门”的问题,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即能享受一体多元的法律服务。目前,全市共有法律服务工作者6000余人,法律服务志愿者逾千人,每万人拥有律师数为5.1。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金国表示,我市正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全市政法各级各部门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使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措施更加严密,全市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保持96%以上,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要以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化解能力、完善防控机制为重点,力争在最早的环节、最低的层级,用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问题,实现最佳的效果。”陈金国说。
  创新工作方法 将平安建设工作落在实处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实施智慧平安建设工程是政法战线的共同追求。从“汗水警务”迈向“智慧警务”,从“走路靠腿,传话靠嘴”,到升级打造大数据应用平台,推进全维动态感知智能防控体系、智慧社区、智慧查控等重点项目建设,研发拓展基于5G技术智慧公安应用,青岛政法战线的智慧水平步步提升。
  2018年3月15日,青岛市首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一审宣判正式生效,这是青岛首起由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全市检察机关创建检察监督平台筛、“互联网爬虫”抓、手机举报随手拍等三位一体的线索获取平台,大力开展提起公益诉讼工作。共办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504件,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
  智能化平台、信息联网核查、人脸识别系统……以“互联网+”思维有力助力支撑政法战线工作,精准打防、护航平安,“智慧”正在成为平安青岛建设工作的关键词。
  2018年,公安机关依托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市反诈系统和执法闭环办案系统,比中嫌疑人线索210余条,紧急付涉案资金6284.57万元。全市两级法院指挥中心互联互通, 网络财产查控系统为执行工作带来切实改善。强力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深入开展银行金融领域整治、打击电话“黑卡”、查处“黑广播”“伪基站”等专项行动,努力实现发案数、群众损失明显下降,破案数、查处违法犯罪人员明显上升的“双降双升”目标。
  2019年1月8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京东集团在青岛中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借助京东集团技术和互联网服务优势和社会化、信息化手段,创新财产处置工作机制,变革执行工作模式,形成解决执行难的合力,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
  着眼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把社会治安防控网织得更密更牢,需要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细功夫,确保取得实效、长效,让百姓的安全感更加充实,让广大市民在更加稳定、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共建共治共享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
责任编辑:刘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