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紧紧围绕“四个聚焦” 推动“七赛七比”落地落实

2019-12-06 16:4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6日讯 “七赛七比”活动开展以来,青岛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学深圳、赶深圳”,全面发起15个攻势,坚持“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两条线,将“七赛七比”活动融入到全市各项工作中,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实现9768.93亿元,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高于全国9.9个百分点、全省24.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0.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5.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9%。外贸进出口增长12.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4、5.8个百分点。合同外资82.6亿美元、增长24.4%;实际使用外资(FDI)40.2亿美元、增长4.3%,占全省的47.7%。市场主体总量接近150万,平均每天新增852个;新增就业62.1万人、增长2.4%,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求进、稳中向好、后劲十足的良好态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国家战略开展大竞赛大比武,在抢抓战略机遇中,赛出青岛担当、比出青岛作为。抢抓建设上合示范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机遇,切实担起青岛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一是勇担上合示范区建设重任。按照中央批复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和省委要求,推动全市各行业各领域向示范区建设上用力,推动示范区引进实体类项目53个,总投资近670亿元;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173亿元;多式联运中心开行国内外班列16条,集装箱作业量同比增长35%,238家贸易企业入驻示范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2%。今年1-9月,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9%,正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构筑山东开放发展的桥头堡。二是勇担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重任。充分发挥自贸区开放的窗口引领作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自贸区建设快速起势。截止目前,青岛自贸片区106项试点任务全面推进,自贸大厦正式启用,在建、待建产业项目78个、总投资869亿元,新增市场主体800余家,积极为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青岛探索。三是勇担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重任。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形成29个大项、133个小项重点攻坚任务,加快推进总投资1100亿元的91个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完善思想指引、需求牵引、创新领引“三引”融合路径,深化平台、领域、区域融合“三融”发展模式,创新深海协同、远海保障、海上动员“三海”融合机制,构建法治化、标准化、市场化“三化”制度体系,全力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的“青岛样本”。

  二、聚焦“双招双引”开展大竞赛大比武,在搭建平台、狠抓落实中,赛出青岛效率,比出青岛速度。坚持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构建起多层次、多样化的招商引资平台,实现了“双招双引”的量质齐升。今年1-9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0.2亿美元,其中新引进过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10个;新开工项目1947个,同比增加580个,近4个月新开工项目数是前5个月的2.9倍,企业投资青岛的信心明显增强、热情日益高涨、质量持续提升。一是搭建产业链招商平台。围绕16条重点产业链,形成62类重点产业招商目录,重点抓好引领性强、成长性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实现链条式、集群化发展。比如,以中车四方股份、四方庞巴迪等核心企业为龙头,在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集聚了300余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初步形成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二是搭建大企业招商平台。瞄准中国第一排大企业、与青岛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招商引资,打造以企招企、以商招商的头部资源集成平台,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今年以来,深入开展央企青岛行活动,与华为、启迪控股、创业黑马、商汤科技、华夏基石、恒大、新希望、科大讯飞等大企业打造合作平台,吸引带动关联企业落户聚集,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8个、中国民营500强投资项目35个。三是搭建会展招商平台。积极搭建重大会议、论坛、会展平台,通过成功举办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深圳“双招双引”推介会、2019正和岛创变者年会、2019央企青岛行、2019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等78个有影响力的重要会议、论坛、展会活动,通过会前会后的衔接沟通,为青岛招来了源源不断的大项目。四是搭建专业化招商平台。鼓励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搭建平台,发布社会化专业招商中介机构招商促进办法和奖励政策,建立“招商中心+招商公司”体制机制,建立各类招商平台150余个、社会化专业招商机构138家、定向招商专业团队30个,承接招商项目900余个。五是搭建“国际客厅”招商平台。围绕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积极打造山东乃至全国、全球企业的“国际客厅”,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为有意向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商会以及有意对接国际的中国企业等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目前,中德、中以、中韩、中日、中国与上合组织的“国际客厅”正加快建设,世界韩商合作大会、中德对话论坛、新时代中日经济产业合作对接会已先后在青岛举行。

  三、聚焦营商环境开展大竞赛大比武,在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中,赛出青岛速度,比出青岛作风。坚持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在全市掀起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大比赛,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政治生态、政务服务生态、社会生态,打造“支持政策最优、政府服务最佳、行政审批最快、办事效率最高、创业创新活力最强”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一是优化产业生态。抢抓风险投资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机遇,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完善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要素与发展环境,用资本的力量撬动人才集聚、推动科技创新,聚集项目,建设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的产业生态。二是优化政治生态。建立领导干部“双招双引”站台制度,今年以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对接企业2000余次;开展党政群机关履约专项清理工作,全市摸底排查出涉及政府原因导致的未履约问题414个,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建立“企业微信群”了解企业需求,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三是优化政务服务生态。建立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变“由下而上”逐级协调为“由上而下”顶格协调推进,最大化提高服务效率;建立企业创意政府决策机制,每季度组织召开企业家创意会,论证筛选100企业创意,推进了一大批企业创意进入决策;大力推进“秒批”服务,实现75项政务服务事项“秒批”,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自动核验通过率达90.5%,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的政务服务生态。四是优化社会生态。强化舆论监督,在青岛日报、青岛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成立“舆论监督部”,开设舆论监督栏目,刊发曝光类报道227篇,推动200件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以舆论监督倒逼营商环境提升。

  四、聚焦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开展大竞赛大比武,在推动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三化一型”干部建设中,赛出青岛干部素质,比出青岛干部水平。在15个攻势中锻炼干部、检验干部,出台《关于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加快建设“三化一型”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意见》《关于当好“担当作为、干净干事”守护者的意见》《不担当不作为不诚信公务员处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推动干部队伍理念新起来、作风硬起来、本领强起来,提升广大干部“三化一型”的素质能力,为打好15个攻势提供强力支撑。把15大攻势作为选干部用干部的“赛马场”。倡导在领导岗位特别是主要领导岗位上“无功便是过”的干部评价理念,层层传导压力,让“官越大越难当”成为常态,让“官油子”没有立足之地。重视年轻干部在打好15个攻势中的重要作用,选拔20名副局级年轻干部到吃劲岗位,选派108名干部双向挂职,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市直部门班子中45岁以下干部配备率达到100%,区市党政班子中40岁以下干部配备率达到1/4。把赴深圳体悟实训作为“练兵场”。开展“千名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行动”,每年派3批,每批150人、体悟实训100天,到深圳的大型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身临其境去感受,更好地提升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素质和能力,为打好15个攻势持续锻炼干部、培养干部。(通讯员:时典宣)

责任编辑:刘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