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的风——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2020-06-30 16:54:00 来源:青岛广播电视台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6月30日讯 放大坐标找不足,青岛将目光投向东海之滨的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瞄准的是上海的现代服务业。

  “青岛提出以学习对接上海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目标,开展赴上海专业实训工作。”这一消息发布后,在上海产业界、企业界引发一定影响和震动。

  笔者6月29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行的一场半导体产业论坛上,和多位参会嘉宾聊起青岛的这一新目标,大家普遍认为: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青岛这个因制造业而闻名的城市,找到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而从更为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中国经济格局“南强北弱”局面,或将随着北方城市的比学赶超,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出现“再平衡”。

  开放 务实 精细 上海吸引青岛的密码

  提到上海,人们往往称呼其为“大上海”,但翻开地图来看,6340平方公里,在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仅相当于青岛一半多一点。

  上海之大,并非地理意义,更在其视野、格局和创新: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从全国改革“后卫”变“前锋”:2010年世博会,推动上海的城市面貌、发展理念焕然一新;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树起中国全方位开放的里程碑。

  “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上海长期引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大都市之一。去年举行的第二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专业观众注册超过50万人,其中包括7000多位境外采购商。统计显示,在疫情影响下,今年一季度上海实到外资46.6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3月增长20.8%。

  上海具有极强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比如正在推进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将实现“一线”充分放开,除法律法规要求必须进行申报的外,“一线”对于不涉证、不涉检的货物,采用径行放行,企业可以直接提货、发货;“二线”由以往区内外企业双侧申报制度改为区外企业单侧申报制度。

  去年6月13日,作为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科创板在黄浦江畔呱呱坠地。开板一年间,科创板稳步扩容。截至6月12日,开板一周年的科创板共向已上市的110家科创企业输送1273.92亿元融资。

  上海还有较为普遍的“干一件成一件”的务实工作作风。比如从去年开始被全国人津津乐道的垃圾分类,今年5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日均6266吨,同比增长89.2%;有害垃圾分出量从分类前的每天50公斤提升到3.1吨;湿垃圾日均分出量同比增长近六成;干垃圾日均处置15351吨,同比下降25.4%。上海全市1.3万多个居住区,分类达标率由2018年底的15%提高到2019年的90%。

  笔者在上海感受到这项工作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但经过一年时间,垃圾分类已经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政府、企业、市民、社区等各方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在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上海也走在全国前列。比如上海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正成为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在上海,打开手机“随申办”,已接入的2300多个服务事项让上海市民“进一网能通办”,特别是疫情期间升级后,13项个人高频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直接推送到手机上。

  正是上海的这些特质,让其成为青岛学习的标兵。

  瞄准行业产业未来 聚焦现代服务业

  对青岛来说,瞄准现代服务业,一方面是助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武汉有长江存储,合肥有京东方,成都有英特尔,青岛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的大的制造业项目。”一位经济学者这样感慨。几年前,对于青岛制造业产业结构老化,进而导致市民收入普遍偏低的讨论也时常见诸网络。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做大做强制造业是完成工业化、筑牢实体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选择。对青岛来说,通过强化现代服务业,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吸引更多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是一个明智和务实的选择。

  德国之所以成为制造业强国,有“两个70%”:一是服务业占GDP的70%,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70%。青岛的选择必然是,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用户连接融合,实现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把5G、人工智能、区块链、创投风投等新业态结合起来,推动整个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

  在这一方面,青岛已经率先探索。笔者曾探访上海宝山一家企业,借助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生产流程,这家名为庙航的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实现生产方式跃升。“比如以前客户下达订单,我们需要工作人员根据订单生成生产计划、材料准备单等,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失误和纰漏。”庙航包装总经理曹晓婷说,经过对生产线改造,现在接到订单时,系统会自动检测是否有安全库存,判断订单能否及时消化,并对订单信息进行核对。

  瞄准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着眼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的大趋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经向服务型经济调整,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达到60%左右,发达国家稳定在70%左右。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占比快速增长,2013年首度超过工业,去年占GDP比重达到53.9%,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行业部门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具体到青岛来看,2019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7148.5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0.9%,首次突破60%大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4%,对新增就业的贡献接近七成,对全市投资增速贡献率达81.7%。

  “现代服务业,就是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标志,也是城市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青岛对于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已有清晰规划。

  放大坐标 青岛有着“大未来”

  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非彼此对立,而是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上海的现代服务业之所以高度发达,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上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当前,上海以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为主攻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全国领先,正在率先迈向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最高端。

  2019年上海GDP总量达到38155.32亿元,比上年增长6%,人均可支配收入69442元,领跑全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从生产角度提出了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从市场角度提出了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起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必然带来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

  此外,上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近年来,从国家中心城市,到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不断提升城市定位,对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日益强劲,集聚了全球一流的金融机构、贸易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成为世界的会客厅。

  上海还有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去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中国营商环境总得分77.9,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世界银行的这一评估是以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指标数据为基础的,其中“上海样本”权重占比达55%。

  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发展,“于变局中开新局”成为破局的关键一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看,青岛需要学习如何通过现代服务业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集聚能力。

  现代服务业,本身就是在传统服务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自然离不开创新的力量。比如风头正劲的拼多多和哔哩哔哩,彰显上海新经济强势崛起的趋势。在互联网的“下半场”,一批来自上海的新锐企业,依靠人工智能等新打法,绕开纯流量的老套路,再融入注重消费者体验和精细化运营的“上海基因”,很快跻身国内新经济的“头部阵容”。

  制度创新也是创新的重要领域。比如上海自贸区离岸转手买卖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上海自贸区内已有47家中外资企业获得离岸转手买卖业务的支付汇兑便利支持,占上海全市的比重超过90%。业内人士指出,发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符合自贸区“统筹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战略布局,正成为上海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抓手。

  逝者如斯夫,长江、黄浦江奔流不息。放大坐标之后,青岛有着“大未来”。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