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青岛市获得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最佳引才城市奖

2020-11-28 13:3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28日讯(记者 代季桐)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经济转型升级逐渐深化,城市的发展目标也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人才经济”趋势下,诱发了多个城市的“抢人大战”连年上演。在这场人才的角逐赛中,跑在前面的城市已经开始减少对资源要素的依赖,转换城市发展模式,建立吸引人才宜居宜业的环境,以此在新一轮发展中脱颖而出。

  在智联招聘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中,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之外,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也强势崛起。青岛市与北京市、成都市、广州市等城市荣获“最佳引才城市奖”称号。

  青岛市拥有强劲的青年人才“引”“留”磁场力

  想要打赢“人才争夺战”,第一步是要搞清楚城市品牌宣传的目标群体。智联招聘研究发现,当前人才流动的主体是高学历年轻人,2020年全国各地新增的求职人口中,超4成为21-25岁人群,且7成以上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

  在众多申报城市中,青岛市“年轻人吸引力”和“人才的保留”两个维度上展现出了优秀的能力。截止到2020年10月份,青岛新增的非本地户籍求职者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达到了60%,超过了全国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在人才保留上,外地户籍的求职者留在青岛的意愿相比去年进一步加强,保留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超过了全国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

  青岛市在吸引人才时制定的策略,针对以应届生为代表的年轻人才制定的优惠政策,购房优惠、落户、现金补贴等手段不拘一格,有效的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

  今年以来,青岛出台的诸多政策,从毕业生最关注的落户入手,青岛将未就业的外地生源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扩大到专科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可在线进行学籍确认,落户资格审核实现“秒批”。今年2月,青岛又提出2020年全市将建设和筹集不少于10万套人才住房。在人才服务流程再造方面,青岛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地图,开发上线高层次人才服务小程序,扩大普惠性人才公共服务的“零跑腿”事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全市人才服务提质增效。

  青岛不断涵养的人才生态,让人才感到舒心、暖心。

  聚焦城市“产业链”与国际“人才链”,塑造城市品牌影响力

  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时下的青岛正以开阔的视野、求贤若渴的心态和各类高端创新创业载体、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感召着全球创新创业人才融入青岛、创意青岛、圆梦青岛。刚刚举行的2020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再一次彰显出青岛对海内外人才的号召力、吸引力。

  其中:

  第20届“蓝洽会”吸引美德法英等20多个国家的150余名海外人才携项目参加洽谈,达成对接意向项目86个,活动同步进行的全球直播点击量累计突破700万人次;“直播带岗”活动浏览量达53.5万人次;“云聘会”6天浏览量达26.3万人次,8000余人报名参与,投递简历近1.8万份;第七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今年虽转战“线上”,但仍显示出超高的人气,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66所国内外重点知名高校的230余名博士生代表参加,活动点击量突破300万人次;在城阳举办的新锐青岛·2020全球高端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共有超过200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报名参赛;人才周期间上线运行的“青岛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地图”,上线仅三天注册用户就达到4805个,汇聚创新创业主体机构1840家,创新平台1310个,重点人才4000余人。

  眼下的青岛,招才引智的平台愈发广阔,招才引智的网络日益密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十三五”期间,全市集聚各类人才共74.47万人,预计截至今年年底,全市人才总量将突破220万,较“十二五”末增长37.5%。“高精尖”人才集聚优势明显,在青各类院士155人,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72人,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选602人。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连续9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十强。对青年人才吸引显著增强,21所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48.6%。

  引聚贤才兴大业,鼓荡激情创未来。青岛以国际眼光、创新思维广纳贤才,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发展载体日趋多样,配套服务更加完善,城市引才聚才能力不断增强,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下、干得好,致力于把青岛打造成为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抱负、实现价值的“理想城”,成为成全四海不畏风险的智者成长成功的“热带雨林”!

  “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是一项寻找和评选最佳雇主的调查活动,由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于2005年共同发起。旨在以独立客观的立场,通过专业科学的调查和评选,发现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业趋势,洞察求职者的需求变化,为企业制定雇主品牌战略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求职者提供“好雇主”、“好工作”的有效参考。从而增进雇主与雇员的互相理解,实现雇主与雇员的“双赢”。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