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人的安顺故事”系列报道(二):青岛退役军人“出征”智力扶贫

2021-04-13 14:2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12日讯(记者 刘亮亮)编者按:2020年5月,青岛市选派28名优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分赴甘肃省陇南市和贵州省安顺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智力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本次系列报道共分四篇,分别讲述了赴安顺志愿队10名队员的故事,通过再现一年来的工作历程,彰显青岛退役军人再次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

  张勤芳

  最好的年纪,圆了最大的心愿

  作为工作队中唯一的女队员,张勤芳的抱负却不输其他任何人。2002年,她通过地方大学生特招入伍,一直在财务审计领域深耕。在部队锤炼了20年,她曾经获得过部队财务中心“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防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然而,曾经到访大学同窗老家时见到的贫困场景,让一颗名为“志愿扶贫”的种子在她心里悄悄生根、发芽。

  工作中的张勤芳

  接到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召唤时,她正在跟大陆和香港资本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士学习和交流资本管理新商业模式和相关知识。未经思索和犹豫,她便决定投身到扶贫一线。“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在部队打造的思想作风、精湛业务和这些年学到的商业新模式全部带到安顺来!”张勤芳说。

  来到安顺后,张勤芳被分派到安顺市黄果树惠农集团。在这个刚组建不久的国企平台上,她不仅最大限度发挥了专业知识,还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一方面,她联系联系了部分贵州龙头企业将产品入驻集团平台;另一方面,积极与青岛有线、总工会、国资委等对接,顺利开展安货入青的展销会和消费扶贫月活动,并联系青岛各电商平台推介安顺特产。

  “与新商业模式相关的知识也派上了用场,通过集中采购农特产品和精准扶贫模式,实现资金快速回笼,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现金流问题。”张勤芳告诉记者,针对安顺留守儿童多和青少年频发心理问题的情况,她邀请了国内顶级的心理学专家李主任为全市的教职工开展公益讲座。

  眼看智力扶贫的工作已经到了尾声,离返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边工作还有一些尚未落到实处,希望还有机会再接再厉。”张勤芳提到的工作正是目前积极引进并努力促成世界领先技术的《生物制剂研发制造与应用》项目落地安顺,如果成功落地,项目年产值将达到10亿以上。

  “感谢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的机会,让我们在最好的年纪,以更好的服务继续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同时也圆了大学时代的扶贫心愿!”张勤芳说。

  孙元顺

  我又找到了有组织的感觉!

  生于1968年的孙元顺是工作队中唯一的“60后”,也是在部队服役期间职衔最高的队员。来到安顺后,孙元顺被分派到安顺市商务局,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孙元顺工作照

  “商务局的工作其实比较繁琐,大部分都与扶贫挂钩,其中包括农产品推销等工作。”令孙元顺印象最深的是,刚到安顺时,局里便接到解决紫云县8000只鸭子滞销的任务。

  为了摸清原因、找到销路,孙元顺带着局里电商科的小伙子,在盘山路上开了2个半小时的车到了村庄,发现滞销的原因是鸭子体型偏大偏肥,不适合本地销售。而此时,鸭子已经养到出售阶段了,再多养一天,就要多赔一天的钱。

  找到原因后,孙元顺又和电商科通过网络到处寻找销路,经过连续多天的沟通交流,终于在广州找到了销路,8000只鸭子离开了紫云县,也为村庄摘帽脱贫奠定了基础。

  在安顺工作期间,孙元顺最头疼的便是开会。“对退役军人来说,吃苦不是问题,最难过的是语言关,很多时候开会就跟听天书一样。”孙元顺告诉记者,当地很多人都说安顺方言,一般开完会他都要再找会议组织者记录会议内容。

  谈到在安顺生活的感受,孙元顺的眼神涌现出一种自豪。“走在安顺的大街上,我为自己是个青岛人而感到光荣。我们在这里的付出和奉献得到了安顺人民的认可,这要感谢每一个曾经在安顺奋斗过的青岛人。”孙元顺说。

  在部队服役30多年,孙元顺本可以选择安稳退休。但他始终觉得人生的价值不该到此为止,所以2018年他选择了自主择业。“我觉得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又找到了有组织的感觉!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觉得自己在这个年纪还能为国家、为社会继续做工作,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因为这份家国情怀,孙元顺又将孩子送到了部队。

  3月初,孙元顺利用周末时间去了趟普定县城关镇陈堡村。那里的梭筛桃花开的漫山遍野,与夜郎湖唇齿相依,美不胜收。孙元顺望着在岩石缝里中顽强生长的粉色桃花,看着如织的游人在景区随意观赏拍照,心中不由感慨:若没有党和国家的力量,这片原来石漠化严重的山地,如何能成为如今的盛世美景?

  图片来源于“活力普定”

  杨晟国

  懂计算机的心理咨询师走进大山

  尽管女儿马上要升初三、家里的房子也正在装修、妻子的事业转入新的上升期,但杨晟国在接到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电话时还是激动的想立刻报名。放下电话,他征求了家属的意见,妻子表示非常支持。

  就这样,他踏进了安顺市普定县的大山,投身到扶贫最前线。

  虽然本科专业是计算机,但杨晟国在部队自修了7年心理学,并已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被分派到普定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不久,他就参与了一起信访安抚事件。

  “刚去没多久,就遇到一起普定县退役军人的信访事件。”杨晟国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的情绪很激动,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他先是以战友的身份和大家建立连接,然后给大家分析原因、讲解政策,聊着聊着大家就放下对立的心理,慢慢变得友好,一场矛盾也就此化解。

  普定县的气候春长、夏短、秋早、冬暖。“最大的感触就是山真多啊!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需要翻山越岭,幸亏在国家的支持下,这里的交通路网已经四通八达,尽管是这样,要开车进深山的村子还是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杨晟国说。

  杨晟国坦言,自己并不善于交际,但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智力扶贫。“在我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所以我不仅在培训讲座中多次给他们灌输积极转变作风的工作思维,在私下交流中也经常共同探讨管理和用人等问题。”杨晟国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始终怀揣一颗回报社会的心,但不知该怎么使劲儿。因为这样一次活动,他能在转业后参与到这样一项全国性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觉得非常有归属感。用他自己的话说:“融入大社会的感觉真好!”

  杨晟国工作照

  缺少地方工作经验,是大部分退役军人面临的问题。杨晟国认为,这次活动充分将军人的性格和品质与地方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走进大山,你会发现这里随处都是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你会被这优美的景色所震撼……这近乎催眠状态下会心生一种平和安详的感觉,那一刻,你一定也想永远沉浸其中而不愿醒来。”在杨晟国注册的微信公众平台“朝阳心理”上,他来到安顺后的第一篇作品中这样写道。

  杨晟国拍摄的普定景色

  “10个人的安顺故事”系列报道往期推送链接

  “10个人的安顺故事”系列报道(一):青岛退役军人“出征”智力扶贫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