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为民服务再提质 绘就幸福新篇章

2023-11-08 17:35:0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8日讯 老人、孩子和困难群体的生活,是每个家庭的牵挂,更是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立足“一老一小一困”群体,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举措、破解难题、打造亮点,着力发展民生保障事业,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打造民生“幸福标杆”,让群众的生活更美满、笑容更灿烂。

  老有所养——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助老食堂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民之根本、民生大计。午饭时间来到海情助老食堂,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餐厅、摆放整齐的桌椅和干净通透的厨房,老人们一边吃着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一边互话家常。

  “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就我一个人,社区助老食堂开放后,我每天都过来吃饭,饭菜很可口。”家住珠海路街道的周女士说道。

  一顿顿热乎可口的饭菜温暖着老年人的心。市南区积极开展“长者乐享”助餐服务,完善“普惠+特惠”老年人助餐政策,对失能失智、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助餐送餐需求予以重点保障。对于户籍在市南区60岁以上的经济困难老年人,每人每顿午餐能享受14元补贴及免费送餐服务。目前,全区已运营助餐机构及助餐点34处,日均服务老年人1100余次,助餐机构开餐率、就餐30次以上老年人数量及订单量均居全市前列。

  “今年市南区加大了养老领域的投入,计划对现有的助餐机构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就餐环境安全性,力争年底前全区助餐点增加至40余处。”市南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彭岩介绍。

  在金湖路街道,精彩的摄影、钩编和剪纸等课程吸引了大量老年人的关注,“我一直喜欢拍照,年轻的时候没机会,没想到现在退休了,街道给开设了摄影课程,老师讲得不错,还会带我们出去采风,这样的生活很有意思!”居民江黎世竖起大拇指比了个赞。

  在江苏路街道,一群有继续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意愿的老年人,正积极主动担当社区中的法规政策“宣传员”、民事纠纷“调解员”、社区事项“协办员”,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关爱老年群体、提高生活品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需求,市南区高标准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11个街道全覆盖。同时,大力开展“幸福敲门”行动,对全区6000余名独居老年人逐户走访,了解老年人需求,及时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并给予精神关爱慰藉。

为老年人做护理

  此外,市南区全力加快居家养老设施建设,深入摸排全区房产资源,科学布局设施选址,高标准、规范化打造养老服务综合示范点,目前20处养老服务中心(站)已全部完成主体建设。大力引进安康通、中康颐养、仙手复健等国内优质养老服务企业落户市南区,辐射提升全区养老服务水平。

  在位于福州北路的圣德嘉康养老院内,护理人员正陪着老年人做游戏,指导老年人康复训练。“我院配套了老年病医院,主要面向失能、失智老年人以及需要护理的重症患者,各板块独立分区、差异定位,配套完善。”院长候建媛介绍,“康养结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恢复失能失智老年人的身体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和良好心态。”

  联合青大附院、世医堂等专业医疗机构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登记建档……近年来,市南区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守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增强养老机构医疗保障能力,满足养老和医疗护理双重需求,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幼有所育——

  护航“少年的你”健康成长

听老师妈妈给我讲有趣的故事

  培土护苗,聚木成林,儿童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为了让每个孩子既“有学上”,又能“上好学”,市南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争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批‘二孩’上小学了,今年青岛的小学出现了新生入学高峰。”市民王女士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回忆起报名经历,她表示,“网上报名、上传资料就行,然后等通知书,过程挺顺利的。”

  2023年,市南区迎来历史上的小学入学最高峰,入学人数较毕业生净增约2000人,增幅约36.8%,生源压力激增。对此,区委、区政府成立学位保障专班,科学统筹预判,开展学位调研,一校一策、全力以赴做好适龄儿童入学安置工作。

  作为青岛市的教育强区,市南区共有义务教育学校40所、幼儿园68所,在校学生、在园幼儿共59000余名。面对学位压力持续高位,2023年,市南区5所学校继续设立分校办学,11所学校扩班30个,3所新建学校增设班级13个,合计增设班级43个,净增学位近2000个,全力保障小学学位供给。同时,市南区积极推进学校条件“大升级”,维修改造青岛市第三实验初中、青岛嘉峪关学校、市南区实验幼儿园等20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舍,更新6所学校的微机室,改造20所学校340间教室照明设施,实现教学班护眼灯具100%全覆盖。

  走进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看到的是明亮宽敞的教室,洁净开阔的标准化操场,孩子们欢声笑语萦绕,在书香四溢的校园里度过属于他们的美好时光。

  “讲座很有趣,老师既讲了保护海洋生态的相关知识,又告诉了我们探索自然的思维和方法,深海科考可太有意思了。”9月份,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以科普日为契机,开展主题为“与海共生 逐梦前行”的科普进校园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徐奎栋研究员和郑萌高级工程师入校,为七年级同学带来海洋科普讲座,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市南区统筹布局,建立立体交互式集团化办学模式,纵向与高校、院所加强合作,实现“一集团一高校”“一集团一院所”“一学校一科学家”的运行模式;横向与优质高中打造教育共同体,辐射带动学区小学协同发展,支持各教育集团在教师培养、学生成长、教育科研、课程建构等方面全面优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100%全覆盖。

  以集团化办学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盯紧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全面升级“336”集团化办学模式,折射出市南区教育整体供给模式的变革,实现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

  此外,市南区始终将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置于优先位置,夯实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每年投资财政资金150余万元用于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经常组织多种多样的研学活动助力困境儿童成长,“游最美海湾—童心看世界”红色研学活动、“扬帆起航共成长”航海知识科普活动、“薪火相传”代际关系成长、“圆梦微心愿”“置换空间、公益集市”……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困境儿童塑造自信,引导他们向阳生长。

  据了解,市南区打造了“喃喃解忧”困难群众救助服务品牌,围绕困境儿童基本生活、照料、康复、陪伴等个性化需求,开展暖心关爱、小组活动、个案帮扶等专业化服务,为200余名困难群众提供保障,培树“因地制宜、遍地开花”的特色子品牌10余个,推出“向善而行·圆梦微心愿”“喃喃解忧”政策宣讲、“喃喃解忧·童心看世界”未成年人关爱活动等40余场活动,惠及5000余人。2022年,“喃喃解忧”救助服务项目被评为全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优秀项目;2023年,“喃喃解忧”救助品牌被评为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

8ab0cdeff95f3f97b62e2f5ddb92fc4

  弱有所扶——

  创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

  近年来,市南区在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上持续用力,积极开展助残济贫工作,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逐年提高困难群体救助供养标准,2023年再次将标准提高5%,进一步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在全市率先将三级智力残障人士、三级精神残障人士纳入低保“单人保”;创新打造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场景,提高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为千余人次提供康复训练和心理健康干预。2023年,市南区被评为全省首批“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市南区印发《市南区社会救助“一证办理”工作实施方案》,居民持一张身份证即可办理救助事项,办理流程大大简化优化;在全区设立50个社会救助工作站、50个社会救助“一门受理”服务窗口,统一受理救助申请,为困难群众办理低保救助、特困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康复救助、住房救助等,累计办理救助事项2695件,实现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

  “原以为办理执照业务需要等几天,没想到流程特别简单,很快就办完了,真的是太方便了。”前不久,患有视觉障碍的李先生来到市南区“企业开办一窗式服务专区”,想要申请办理盲人按摩店。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为李先生提供“一对一”的帮办代办服务,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就帮助李先生顺利拿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3bc90edb889ad83c5a1dd546f1c949e

  聚焦特殊群体靠前服务,依托社区网格工作体系,细化服务供给,市南区积极为有需要的“老弱病残孕”等自身行动不便群体提供“入户办”审批服务。

  市南区选取群众需求高、办件量大的区、街道和社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形成特殊群众“入户办”事项清单,目前已有173项事项纳入清单。现已完成特殊群体政务服务事项“入户办”15件次,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未来,市南区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在“爱老、护小、济困”上下功夫,以更贴心的政策,更适配的服务、更到位的保障将温暖和爱不断延伸,让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