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与“松弛感”

2024-01-26 15:29:18 来源:爱青岛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躯体的健康,离不开毛细血管的通畅。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就业、民生的支撑,经济活力的来源。

  2024年开局,青岛民营经济喜讯一键三连:山东100家先进中小企业,青岛8家公司入选;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改造企业600家;“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推进大会举行,发布了2023年度青岛市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十大办实事”和“百个解难题”案例、《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3)》等多项内容。

  开年喜讯是极为不寻常的2023年着力深耕的硕果,来之不易。

  这一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时间紧张,任务紧迫,顶层设计为民营经济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破局。而从企业角度来说,政策之“重”换来的,应是企业之“轻”——市场氛围更加轻松、经营压力获得减轻。政策的“重”转化为企业的“轻”,关键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青岛,民营经济的主体——中小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就业、80%以上的进出口和99%以上的企业数量。2023年,青岛这个民营经济活力城市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浓墨重彩,在直面经济增长现实压力的同时,让更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获得了期许未来的松弛感。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12月29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待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这是继《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之后,青岛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又一项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七章五十二条,充分听取了来自行业商会、中小企业的意见建议,既着眼长期发展,又直击眼前的现实问题。《条例》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等款项,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应当依法进行。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直面焦点问题,掷地有声。

  支持民营经济,不仅需要政府不欠钱,更需要帮助企业多找钱。2023年12月29日同一天,青岛企业界还发生了两件大事——青岛市资本市场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大会召开;47家“链主”企业全员参加青岛市强化“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座谈会。

  一手扩大企业融资的财源,一手增加企业订单的来源。青岛力促民营经济,“两条腿”跑步。青岛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演中心持续开展投融资对接、项目路演;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启动专精特新企业转板机制,为孵化层、规范层、培育层三个层次的企业,匹配多样化赋能服务;18家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实现担保总额近128亿元。第十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2023青岛中小企业国际采购洽谈会、“千校万企”行动等一系列重要活动紧密举行,为民营经济打开市场、找来项目、带来资金。

  帮助民企找钱,体现了政府的主动作为,更大的意义在于帮助民营经济渡过难关,迎来拐点,推动企业进入成长周期新阶段,形成内生性增长的能力。2023年,青岛认定81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企业获评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百强,12名企业家入选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

  在去年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论坛《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青岛获评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综合排名第10位,较2021年度提升1个位次,首次入围全国前十,在北方城市中位于北京之后位居第2位。

  青岛聚焦企业所思、所需、所急、所盼,“培育、赋能、服务、保障”,既有点的精准发力,又有面的持续推进;既有硬制度保障,又有软环境呵护,青岛民营经济必将趁势而为,在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过程中展示出强劲能量。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