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法院:聚力打造“接地气、有温度”的人民法院

2024-03-18 13:05: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18日讯 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件中,为减轻外省当事人诉累,青岛市城阳法院办案法官滕艳通过互联网开庭方式,手把手指导首次参与线上庭审的七旬老人参诉应诉,并顺利拿到胜诉权益,当事人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审理过程公正严明,让我切实感受到法治社会的人道尊严。”在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中,因被告人恶意欠薪且逃避诉讼,该院办案法官索杰驱车一百余里远赴外地办案,并为15名勤工俭学的在校大学生申请了法律援助,成功追回欠薪1.5万元……

  近年来,从创立“法官在你身边”服务品牌到打造全省首家营商环境巡回审判工作室,再到率先启动“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及“司法为民示范法院”创建工作,践行“接地气”的司法,办理“有温度”的“小案”,已经成为浸润在城阳法院人血液里的鲜明特质。

 “如我在诉”

  以“有温度”的司法实践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

  近日,一起亲兄弟之间的行政案件引起了办案法官宋洪文的注意。哥哥称其被弟弟及弟媳打伤,因不满受案派出所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及市政府行政复议结果诉至法院。办案法官协调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研究制定了亲情感化、调解为主的方案,并邀请特邀和解员、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李东海参与上门调解。经过前后五次调解工作,兄弟之间长达20余年的积怨圆满化解。在居委会和众人见证下,弟弟向哥哥鞠躬道歉,哥哥当场提交撤诉申请,两人均表示愿意重归于好,珍惜手足情谊。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指出,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不是我们自己。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案件无大小,繁简都用心。简案不轻视,快办不草率。繁案不犯愁,精办不拖延。案案牵民心,事事彰正义。城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政表示。

  近年来,城阳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秉承“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工作理念,以“如我在诉”姿态和“情同我心”的心态对待每名当事人,努力把暖民心的“小案”、顺民意的“实事”办好,在传递法治信心和司法温情的同时,让公平正义加速抵达群众身边。

  “非常感谢法官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次真的把我心结解开了,婚姻和家庭需要经营,我们确实为孩子考虑的还不够。”一名当事人向少审法官王源冰激动地诉说着。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少审团队依托“绽放向阳花”家庭教育联合指导工作站,邀请婚姻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老师为首次起诉离婚的10个家庭上了一堂婚姻家庭辅导课,通过“专业化司法调解+社会化心理辅导”方式,一次性促成7对当事人案结事了,其中5对当事人表示撤诉,2对当事人成功调解,实现了定纷止争、心理疏导及修复亲情多重效果。

 “多赢双赢共赢”

  以“接地气”的能动司法护航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一起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中,原告公司向被告出售环保监测设备,合同履行过程中被告公司主张因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拒绝支付剩余货款。原告公司起诉后,被告公司提出反诉。该案案情复杂,被告公司的实控人及员工曾是原告公司的员工,双方矛盾冲突剧烈,存在严重分歧。办案法官毛晓磊为查明案情,多次上门调查取证,耐心求证鉴定机构及专家意见,认真查看原被告公司员工长达两年的微信聊天记录。历次4次开庭、3次调解,办案法官最终促成原被告握手言和,并采用“审执一体”办案模式,主动到外地银行划扣涉案资金40万元,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资金困境,生动诠释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就是法院的工作大局。法院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践行能动司法理应采用“接地气”的办案模式,打破“坐堂审案”惯例,主动下沉一线,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努力做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群众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打造“接地气、有温度”的人民法院最终落脚点是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2024年3月,城阳法院召开了打造“接地气、有温度”人民法院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4年度行动计划,明确了18条工作举措,自觉把审判工作融入大局、汇入全局,深度服务党委政府大事要事,全力化解企业群众急事难事,切实把能动司法系列举措转化为护航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2023年3月,城阳火车站开通不到一年,后续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火车站周边一宗2500余平方的社区集体土地却因土地租赁合同纠纷陷入施工难题。执行法官纪华华多次到现场勘察,发现涉案土地之上存在诸多房屋及其他构筑物,部分房屋甚至仍在出租,院落内还饲养了鸡、鸭等禽类,周边环境及居住人员复杂,双方当事人矛盾尖锐,极易引发冲突或信访事件。为顺利执结该起案件,执行法官创新采用“五步走”办案模式,通过测绘、评估并动员申请执行人预交补偿金的方式,在保证被执行人可期待权益实现的情况下,强制拆除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并交付申请执行人,取得良好效果。

  “抓前端、治未病”

  以“多元化” 的解纷体系助推基层高水平治理

  在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中,六兄妹因其父母所遗留的五间房屋拆迁补偿款分配问题产生分歧诉至法院,由于当事人人数众多,年龄偏大,为方便当事人参与庭审,夏庄法庭法官陶志胜主动采用巡回审判方式,在当事人所在社区居委会就地审理该案,通过耐心释法明理、弥补亲情裂痕,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矛盾不出村,化解在基层”。随后,办案法官积极开展现场普法,就拆迁后期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针对女性所享有的法定继承权等内容进行了以案释法,取得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该案是城阳法院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的真实缩影。城阳法院在全市首家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先后组建“三室一站”“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亭、“共享法庭”等司法服务站点65处,打破时空壁垒,推动不拘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巡回审判成为常态,法官走到群众身边化解纠纷蔚然成风。

  此外,城阳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吸纳254家基层治理单位、283名调解员入驻线上调解平台,与12家行政机关及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引入5家调解组织进驻法院调解中心,采用“调解中心诉前调解、速裁团队高效分流、精审团队兜底解难”办案模式,提升多元解纷效能,2023年诉前化解案件12283件,典型经验被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专刊予以刊发。

  青岛康信种鸡厂位于城阳区上马街道东庄社区,作为土生土长的乡村企业,从最初的农家作坊到年产值上亿元的规模企业,企业的发展壮大见证了当地营商环境的变化。“我们的员工多为附近村民,过去,村里邻里纠纷、婚姻家事类案件高居不下,用工稳定性常常受到影响,现在街道设立了驻点法官和调解员,不用打官司,也能上门调解矛盾纠纷,村里官司少了,企业也跟着受益。”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青岛康信种鸡厂厂长林淑香感慨道。(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孙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