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乳腺外科专家李建国的即墨之缘
鲁网1月9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李馨)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筑巢引凤,邀请了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来坐诊、手术,专家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技术,众多即墨病人在当地就能看名医,得诊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即墨市民吴大姐几年前确诊乳腺癌,在青大附院做了手术,术后定期到青岛复查。前阵子,她忽然挂不到李建国主任医师的号了。从确诊、手术到复查,李教授是她最信任的乳腺外科医生。找不到李教授,吴大姐找谁复查都不踏实。直到前不久女儿告诉她:李教授现在退休了,每周来即墨区人民医院出诊。得到消息的吴大姐赶紧预约挂号,再次见到久违的李教授,她一时间有些激动:“李主任,我终于找到你了!”
得知李教授如今每周在即墨区人民医院坐诊,吴大姐很快就把自己原来在青大附院的大病门诊迁回了即墨。她说:“李主任到即墨来了,我是即墨人,以后看病更方便了。”
2024年10月,原青大附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李建国教授光荣退休,他婉拒了医院的返聘邀请,想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家人。但在即墨区人民医院盛情相邀下,基于对乳腺外科团队的充分认可,最终决定每周安排两天到即墨坐诊、手术。
“我干了几十年,退休了就这样放下技术是遗憾,也是浪费。所以就想着能够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传给年轻一代,造福更多病人。”这是李教授的初衷,也是他的工作目标。
为了能带教更多医师,李教授拿出自己在职时带研究生的严谨,门诊、查房、手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巧,还有高尚的医德医风,给医院的医生们树立了典范。
每周二、五,是李教授在即墨的出诊时间,通常都是上午门诊、下午手术。一天时间里,年过花甲的老专家在门诊和病区、手术室之间来回奔忙。忙碌从早晨6点50开始,3个月来,李教授风雨无阻,每次都早早自驾车从青岛市区的家中来到即墨。上午门诊,他会带教一名年轻医生,从乳腺疾病的典型特征到发病机理,从临床数据到诊疗指南,从检查重点到沟通技巧,娓娓道来,温和亲切的交流方式,不仅让患者疑虑顿解,愁眉不展地进来,眉开眼笑地离去;也让年轻医师钦佩不已,勤学不辍。为了让每个患者都能看完病,他经常加班加点,经常到下午一点才吃上午饭。
简单午餐后,他会组织大家对下午手术病人进行病案讨论。在科室制定的手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对手术细节提前研判分析。讨论完,他还要带着手术医生们一起来到病人床前,面对面跟病人交流病情、安抚情绪……
通常,完成下午的连台手术,往往已经很晚了,但哪怕再累,李教授总要再看看病人和家属,亲自介绍手术中的情况。“病人和家属信任我,我去看一看,病人心里踏实,我也更放心。”
这样高强度的一天,年轻人都感到吃不消,而年过花甲的老专家还要再自驾50多分钟返回青岛市区的家中。每每看到李教授奔波的身影,乳腺外科的医护人员都又钦佩又心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进步的决心。
在李教授的指导下,乳腺外科建了新的学习群,科室病人的病情讨论、乳腺外科的前沿技术、诊疗指南,他都会在群里不厌其烦地讲解培训。李教授普通话很标准,但他还是严谨地把病人病情和治疗方案全部打字发到群里,方便大家查询和参考。
在手术室时,李教授的言传身教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台手术,他都会从各个角度分享自己的经验,手术切皮到什么范围最合适,遇到什么问题采取什么办法最高效,哪个环节要注意什么细节……手术结束,李教授还会带领大家对每一台手术复盘、总结。
即墨区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王功普说:“李教授是个很接地气的老专家,技术精湛、敬业、和蔼可亲,我们都很尊敬他。”王功普印象最深的是一台乳腺癌切除+乳房成型术。患者病变范围很大,通常这类病人术后都会留下不小的伤痕,病人也会因体形的变化而感到自卑,影响日常生活。李教授的每一步操作都详细讲解,像绣花一样在皮肤上留下尽可能小的刀口,最终手术很成功。这次手术为医生们打开了思路,医生们都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作为自己的手术目标,努力向老专家学习、靠近。
短短三个月,即墨区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发展如虎添翼。苦于李教授退休而“失联”的患者们在群里互相通知,更多的患者慕名而来。各个相关科室也积极配合,共同为患者健康努力。
“咱们医院的技术和人才都是不错的。比如王功普主任的乳腺手术、超声科江雨珊主任做乳腺B超、放射科江世东主任做乳腺钼靶,一点不差于市区几大医院的水平。我看到他们的报告都很放心。”李建国教授对乳腺外科的发展充满期望,“乳腺外科病人很多,既需要我们不断科普科学的健康知识,也需要我们多做基础工作解除恶性肿瘤病人的痛苦。我辛苦点不要紧,能带出一支不错的队伍,帮助更多病人解除病痛,就很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