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协同监督机制!青岛市纪委市监委就《办法》答记者问

2019-10-29 10:09:00 来源:青岛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29日讯 健全协同监督机制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青岛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就出台《关于加强协同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工作办法》及实施细则答记者问

  近日,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协同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实施细则,引发广泛关注。日前,记者就《办法》及实施细则起草制定和贯彻落实等情况采访了青岛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同志。

  问: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办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答:《办法》主要包括协同监督的政治站位、工作定位、工作原则、监督主体、主动监督、相互协同6项工作制度、追责问责、成果运用、舆论引领等10个方面11条内容。《办法》明确,协同监督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务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各监督主体依规依纪依法正确履行监督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关切,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工作有机协同的新机制,使监督工作更加有力、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文件通篇体现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立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及系统思维、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法治思维等重要思维方法,体现青岛现代治理追求。《办法》是加强政治建设的积极探索,既是制度机制再造、也是治理文化再造,既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又结合了青岛改革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该文件,一定能形成监督工作的青岛亮点、青岛经验,推动党和政府工作不断自我革命,让人民群众暖心认同。

  问:据了解,协同监督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机制,青岛市为什么提出要加强协同监督?

  答:加强协同监督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实质上是加强各类监督的协同联动,不是打破各自原来的监督职能和工作,而是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充分履行各自监督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放大监督效能。加强协同监督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形成监督合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这为我们加强协同监督提供了依据。当前,在市委领导下,各类监督主体积极履职尽责,营造了良好氛围。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监督的对象、领域和方式等不同,还存在“各自为战”“单兵作战”问题,影响监督整体效能。通过加强协同监督,将各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攥指成拳、协同作战,变“单打一”为“多打一”,形成监督合力,促进监督工作更加精准有效。二是提高监督效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监督都各有优势,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加强协同监督,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监督主体的作用,每个主体都能使之坚持以我为主,聚合其他监督之力为我所用,从而把监督做好;可以有效集合各类监督所长,实现职责互补、放大监督成效;可以强化各监督主体的密切配合,信息互通、工作联动,打好监督“组合拳”,发挥好“1+1>2”的作用,不断增强监督效力。三是提升治理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转轨期、矛盾凸显期,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念日益多样、诉求日益多元,表达自我主张、参与社会治理的愿望日益强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忽视群众关切、漠视群众利益、无视群众呼声等问题,形成了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各类监督渠道作用,把党内监督同其他监督贯通起来,有助于及时疏导社会心理和预期,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监督效能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治理效能,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问:协同监督坚持的原则有哪些,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答:协同监督的原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创新和加强统筹四个原则,要深化既有实践,实施流程再造,注重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监督。协同监督的目标,重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不能好高骛远,不要制定不切实际的“宏伟目标”或“远大愿景”。要紧紧围绕让广大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目标开展监督,促进服务更加高效、经济发展更加健康、政治生态更加清明、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要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诉求有处说、冤情有处诉、困难有人帮的目标开展监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监督工作中。

  问:现在各个监督主体在监督内容上各有侧重,那么,协同监督的重点有哪些方面?

  答:协同监督的重点,一要聚焦政治监督,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检查,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协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二要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15个攻势”等决策部署的落实,围绕市委“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要求,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不落实、慢落实、伪落实、选择性落实等突出问题,推动重要工作部署落地生根。三要聚焦民生民意,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紧盯扶贫、教育、医疗卫生、环保、安全、涉法涉诉、黑恶势力等重点领域,深入协同监督,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问:协同监督涉及到多个监督主体、多个部门,如何确保高效运转?

  答:为确保协同监督扎实有序深入开展,市纪委市监委配套研究制定了《办法》实施细则,从建立工作机构、加强统筹谋划、实现信息共享、规范线索处置、加强工作协同、深化成果运用等6方面,对协同监督机制运转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具体工作中,各监督主体要注意把握好六个关键:一是加强信息共享。通报履行监督职责、开展监督的主要工作,互通信息、掌握情况。二是讲好监督故事。总结宣传工作开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扩大影响,引导舆论。三是解决突出问题。发现和解决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工作等方面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四是及时移送移交。对属于其他监督主体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通过信息平台“一对一”或“一对N”及时移交。五是推进协同治理。涉及多个监督主体、需要共同推进的监督事项,加强研究会商,提出分步分类解决的方案,综合施策、系统推进。六是提出意见建议。提出加强和改进协同监督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监督工作质效。

  问:最后,请您谈谈怎样才能搞好协同监督?

  答:协同监督关键是提高监督协同性,要坚持以各监督主体为主,积极借用其他监督力量,实现各监督主体履职不缺位、尽责不推诿,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努力取得监督成效的最大化。一要各就各位。开展协同监督,前提是谁的职责谁履行,各自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开展监督,把自己肩负的监督职责履行好,这是基础,离开这个前提谈协同和体制机制创新,就是搞花样翻新、博眼球。要按照职责定位,完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机制,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力戒监督随意性,真正把各自监督职责做实做细做到位,为开展协同监督打牢根基、创造条件。二要主动作为。监督与被监督是一对矛盾,具有对立性,这一特性决定我们要搞好监督,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不能遇见问题绕着走、碰到困难回避开。各监督主体要严格落实监督职责,积极运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认真研判需要协同监督的事项,提出合理可行的协同监督需求,不断增强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命力。三要密切协同。要加强目标协同,各监督单位的监督职责虽然各有侧重,但监督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为全市政治生态负责、为全市发展大局负责、为全市人民群众负责,努力实现政治、纪法、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加强工作协同,《实施细则》明确了信息共享、协同会商、协同察访、协同治理等一些协同制度,这为我们搭建了工作平台,要进一步探索完善、细化实化,更好地推动协同联动。要加强组织协同,市协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谋划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具体推进和服务保障,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专班或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齐心协力推动协同监督迅速扎实高效地开展起来。四要注重效率。协同监督主要是操作执行层面的工作,精简高效、规范有序、便于落实至关重要。为此,按照市委流程再造要求,协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由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等单位办公厅的主任和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分管负责同志组成,成员是各单位的处(室)负责人,目的就是实行顶格协调和扁平化管理,高效率推进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已有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推进机制创新,加强对协同监督工作的对接落实,避免重复监督,降低行政成本。要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加强典型引路,把协同监督打造成为全市工作的亮点和品牌,向市委交出一份合格答卷。(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刘玉娜
新闻关键词:监督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