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频道 > 健康 > 正文

今日雨水|“雨”过天晴 疫情终将过去

2020-02-19 16:4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19日讯 2月19日,即农历正月二十六,是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今年雨水节气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海慈医疗集团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医师提醒市民,应遵循自然规律,注意病毒防护,饮食起居要顾护脾胃,谨防寒湿上身,做好雨水节气养生。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尤其在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既要扶助正气,谨防疫气,又要避免寒湿上身,诱发疾病。

  如何增强个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治未病科专家向大家介绍了几种方法:

  养生:顾护脾胃

  1.饮食调节: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但应少吃生冷粘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2.起居劳逸调摄: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及咖啡。讲究睡姿,睡时应‘卧如弓’。

  3.精神调摄:“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4.药物调养: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5.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防病:谨防寒湿上身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养生应注意以下事宜:

  (1)勿过早减外衣。“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2)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3)洗头及时吹干。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不然一则容易感冒,二则容易湿气进入体内。

  避疫:扶正避疫

  (1)《素问·刺法论》“避其毒气”理论,提出了具体的避邪防疫措施。 避免接触患者之物,包括衣服、饮食、器皿、交通工具、体液等。合理处理患者所用及接触之物,总结为“瘟疫不染方 ”。

  (2)适劳逸,“凡伤寒瘟疫其不可治及难治者,必属下元虚证”,宜居家避瘟疫,可在家适当地活动。需节房事、不可劳倦过度。

  (3)治未病科推出健体防感香囊,具有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之效,香囊中的药物散发出持续的芳香气味,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抗体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灭杀作用,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健脾祛湿香囊可以有效防治脾虚湿阻等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 在这个特别的春天

  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

  我们万众一心

  越是艰险越向前

  我们坚信

  雨过便是春暖花开

  疫情终会消退

  (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