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频道 > 健康 > 正文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腘窝囊肿

2022-02-15 16:3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15日讯 今年54岁的刘先生是一名汽车维修工,平时工作需要反复蹲起,半年前开始感觉左侧膝关节后方肿胀、疼痛,后来屈膝时可以在腿弯处摸到一个鸡蛋大小肿物,进行穿刺抽液治疗后,没过多久腿弯处又慢慢鼓起了大包,而且胀痛感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出现了下蹲困难的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近日,刘先生前往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就诊,被收入院进行治疗。该中心侯增涛主任专家团队认真分析讨论并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术前磁共振显示患者不仅存在左膝腘窝囊肿,同时合并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正是由于半月板撕裂,才导致了腘窝囊肿的形成,所以手术不仅要切除囊肿更要同时处理关节腔内部病变,防止囊肿复发。

  手术当天,侯增涛主任团队在膝关节前方开两个0.5cm微小切口进入膝关节腔内部进行探查及缝合修补内侧半月板后角,再通过后内侧两个0.5cm微小切口刨除囊壁,消除单向流通的“阀门机制”,修复腓肠肌-半膜肌滑囊。整个手术操作仅用1小时顺利结束,术后复查核磁共振显示囊肿完全消失,术后第二天刘先生即可下地自由行走,困扰了患者半年多的囊肿通过“不开刀”的方法得到了完美解决。

  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主任侯增涛介绍,腘窝囊肿是骨科门诊常见的疾病,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表现为膝关节后方肿物,可出现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阻,易反复发作。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患者腿部伸直时的酸痛感会越来越明显,走路也会越来越困难。

  那么,腘窝囊肿是如何形成的?侯增涛介绍,目前大多数腘窝囊肿的形成原因是关节腔后方的通道口存在单向“瓣膜”,由于某些膝关节内的疾病引起关节渗液,“瓣膜”的存在使关节腔积液形成由关节腔向滑囊的单方向流动,但不能从滑囊进去关节腔,即形成单向流通的“阀门机制”,导致腘窝囊肿产生和持续存在。

  谈及腘窝囊肿的治疗方面,侯增涛表示,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从膝关节后方切开10cm切口,牵拉腘窝神经血管,暴露部分囊肿壁将其切除。手术不处理关节内疾病和关节囊内的单向流通现象,术后复发概率高达50%以上,具有切口大、恢复慢、感染率高、不美观、复发率高等缺点。关节镜下手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上难题,为腘窝囊肿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不仅可直视下切除囊肿,还可以处理关节内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等伴随疾病,减少了术后复发风险。同时仅有4个约5mm小口,术后2天即可下床活动,3天即可出院,创伤小,恢复快。

  据悉,海慈医疗集团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是集中医骨伤、西医微创、快速康复为一体的专业骨科团队,本着减少创伤,加速康复的理念,手术不断向微创化发展,关节镜技术具有小切口处理关节内大问题的优势,目前中心常规开展肩、膝、踝、髋关节镜手术,为岛城市民健康保驾护航。(通讯员 张金锋)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