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新思路 新办法 新举措 助推新区经济发展

2021-04-09 16:4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9日讯(记者 刘玉娜)董家口经济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西南端,规划面积290平方公里,划分港区、临港产业区和新港城三大板块,是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拥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省级化工园区,是青岛市工业产业集聚区,是青岛市三大产业组团和四大功能性战略节点之一。2021年,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0%,全面完成内外资到账任务,实现一季度和“十四五”开门红。“十四五”期间,确保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25年突破1200亿元,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董家口港40万吨级矿石码头

  “双招双引”实现新突破

  在招商引资方面,以化工产业“强链补链”为契机,发挥深水大港和省级化工园区优势,实施平台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大力引进烯烃深加工等产业链项目。2020年,新引进渤海粮油等30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241亿元,其中引进高端化工项目12个,总投资57亿元;新引进主导产业领域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个,总投资84亿元。

  在招才引智方面,2020年以来储备重点人才11名,3人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个团队申报外专双百计划。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春泽被评为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区内企业引进各类人才近千人。

  项目建设亮点纷呈

金能化学 

青岛特钢

双星全球轮胎行业第一个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

 

益凯新材料

  2020年,新引进渤海粮油等30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241亿元;新开工聚烯烃成核剂等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221亿元;新竣工金能化学一期等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235亿元。目前区域内集聚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9个,总投资1610亿元。其中过百亿元项目6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7个;目前,已投产项目44个,总投资730亿元;在建项目44个,总投资640亿元;已签约待建项目31个,总投资240亿元。2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5个项目列入省优选项目、10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冷链物流基地入选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董家口化工产业集聚区入选首批市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聚烯烃成核剂项目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董家口速度”,产品打破了美国30年的全球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成核剂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益凯新材料、双星环保被认定为市专精特新企业,青岛特钢等6家企业被评为市高新技术企业。海湾化学荣获2020年中国绿色设计产品、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山东省质量改善优秀成果、山东优质品牌产品。

海湾化学

  产业集群快速崛起

  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采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系统招商等方式,加快化工产业“强链补链”;大宗货物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按照“港口码头+大宗货物初加工+大宗货物精深加工+物流中心+展示交易中心”一体化发展模式,适度调整港区物流用地为工业用地,设立大宗货物精深加工园区,大力发展粮食、木材等大宗散货初加工及精深加工,形成以大宗货物精深加工为特色的新的临港产业增长点;冷链及航运物流贸易产业集群。依托“一港一园一基地”, 推动航运物流及贸易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千亿级冷链及航运物流贸易产业集群;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高端化、精品化、专用化、国际化为方向,打造以特种钢为主的高端产品结构,发展大型装备制造及其组装平台,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创新驱动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特钢及机械零部件生产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在营商环境方面,董家口经济区建立“三段推进”工作法,从项目签约到开工、从开工到投产、投产运营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位分管副主任,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名分管副主任统筹推进、一抓到底;推行“全程服务”模式,设立38个项目专项办公室,由中层干部担任办公室主任,开成一个专班,统筹推进;实现“拿地即开工”。推行“提前介入、模拟审批”机制,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优化行政审批机制,大力推行“首问负责”“一窗联办”“一网通办”“提前介入、模拟审批”以及承办、代办、协办、催办“4+4”的服务模式,探索将非行政许可事项纳入经济区审批大厅办理,全力以赴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一流服务环境。

  土地利用集约高效

  在土地利用方面,董家口经济区提高用地标准。建立完善项目供地准入机制,制定《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招商引资产业项目评估和决策办法》,使土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加强产业导向,推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集约用地。在新区率先试点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落户企业将不需另行进行相关报告编制,可以直接使用批复文件,“标准地”改革实现“0”突破;处置低效闲置用地。成立低效用地处置工作专班,加大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力度,最大限度盘活存量用地,努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责任编辑: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