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如歌 友善青岛】青岛理工大学献血“小状元”:用无偿献血谱写成年的第一课

2019-06-17 17:4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青岛617日讯(记者 宋淼) 若不是老师无意中发现他堆满抽屉的献血卡,大家都未曾知道,青岛理工大学的校园中藏着这样一位献血“小状元”。20171230日,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修晨睿独自一人走上采血车,将第一次无偿献血作为成年礼送给了自己。从那时起,他每月前往血站献血,一年多的时间,修晨睿的献血证早已写满献血次数,累计的献血卡堆满了桌子,对于血站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早已是他们的“熟客”,而对于家人和朋友,修晨睿是个默默奉献的小英雄。 

  18岁开始,他平均每月献血一次 

  今年还不到20岁的修晨睿,是青岛理工大学高职学院大一的学生,初次见到他,一件简单的衬衣,黝黑的皮肤,笑起来眼睛总是弯弯的,问起他献血的经历,他甚至有些害羞,几经攀谈,他才讲述了他一路献血的故事。 

  早在多年前,修晨睿就知道自己是少见的O型血,“挺开心的,觉得自己的血型比较特殊,那时候就想去献血,但是年龄不够。”年少时的修晨睿对献血充满了期待,对他来说,他的特殊血型,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而他想分享自己的礼物,帮助更多的人。 

  2017124日,修晨睿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而他成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献血!面对成年的激动和第一献血的不安,修晨睿开始自我调整心态,自己上网查找了献血需要做的准备,1230日,他独自一人前往潍坊血站,开始了他献血之路的第一站。 

  “第一次献血对我来说有点紧张害怕,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这是我第一次以成年人的身份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对我成年的最好肯定和纪念,激动和快乐远远战胜恐惧。”经过血站工作人员的耐心服务,修晨睿成功献血,并得到了一个小小的献血证,他小心翼翼的收好,这是他成年后的第一证书。 

  据了解,在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人体每隔14天,就可以再次捐献血小板。献血后的修晨睿并未感到任何不适,反倒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从那以后,他几乎每个月都去血站献血,从自己老家潍坊,到青岛,再到黄岛,修晨睿走到哪里,最先去的就是当地的采血站或者献血车。计算下来,在短短十八个月的时间,修晨睿已经献血16次,献血证早已记录满,献血卡也已经能摆满桌子了。 

  接到献血应急队电话,他打车去献血 

  2018年的夏天,修晨睿步入大学,成为了一名受同学欢迎的班长,学校对献血事业的关注,以及老师同学对修晨睿的支持,让修晨睿一路走来,对献血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深知自己的血型较为罕见,一旦有需求就十分紧急,所以他自愿加入血站的应急队,以便在血库需要的时候,自己可以及时赶到献血。同时作为班长,他最希望的是给同学们做个表率,用他的故事感动更多人,号召周围的朋友一起参与到献血事业来。 

  2019525日的下午,一通来自中心血站的电话打破了修晨睿的生活,“O型血急缺,方便的话请来中心血站一趟。”放下电话后,修晨睿立即从黄岛打车到了青岛中心血站,“这几天我就想找时间去一趟,没想到接到了应急队的电话,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觉得很有意义。” 

  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仅仅是一次献血行动,但是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大学生的来说,日常的生活费并不多,但是修晨睿却二话不说拿出自己的生活费打车前往血站献血,就像他说的:若能早到一分钟,我的血就能多救一个人,生命是用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献血卡摆满桌,父母朋友却都不知情 

  18岁开始献血,平均每月献血一次,父母会担心你的健康吗?献血会对身体有……“没有!”提到献血与健康的问题,修晨睿打断了记者的提问,“自从我献血以来,我没有任何不适,身体也很健康,献血并不是个别人想象的那么可怕,反倒适度献血对身体有益,还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修晨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记者解释献血的益处。 

  当问及家人和朋友对他献血的行为有什么评价时,这个活泼的小伙子却又害羞地低下了头,“我献血的事情,父母和朋友几乎都不知道,上大学以后也只有自己的舍友知道我献过血。”对于修晨睿来说,献血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并不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也不需要别人的赞美,对他来说,他天生特殊的O型血,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才是他最想要的。 

  学校里的班级小能手,血站的献血小常客 

  生活中的修晨睿是一个乐观活泼的大男孩,课余时间喜欢与同学打羽毛球,和朋友一起采风摄影。作为班级的班长、学院学生会的一份子,他的身影总是匆匆忙忙的,“平时大大小小的事我都要有所关心一下,无论是同学生病请假,还是班里的特殊情况,我都是闲不住。”充实的大学生活,让修晨睿快速成长,也让他学到更多。在他眼中,自己能做的事情多了,才能为同学做更多的事。 

  离开校园,走进中心血站,记者一提起修晨睿,知道的人却并不多,但是看到他的面孔,大家却是十分熟悉,对于血站的工作人员来说,修晨睿早已是他们的常客,虽然喊不出他的名字,但是他笑起来弯弯的眼睛,让大家对他印象深刻。每隔一段时间,修晨睿就来献血,献完血就匆匆离开,返回校园继续上课,对他来说,这不过是最稀松平常的生活了。 

  “这个孩子平时话不多,但踏实肯干,血站急需用血时会给他打电话,他都是第一时间自己打车过去,血站都在市里,一般单程打车费就得近70元,这些费用都是他自己承担了。”青岛理工大学高职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范晓光告诉记者,在修晨睿地感染和带动下,不少学生都自愿加入到献血队伍中,志愿献出自己的爱心。而这也是青岛理工大学高职学院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办学理念,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院之本,不仅引导学生成为厚德博学的年轻人,更要帮助学生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结合并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全面加强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最初的独自一人去献血,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他一同去献血,对于修晨睿来说,他的献血之路上不再孤单,而对于那些需要血液的人来说,他们的生命之路上,因为无偿献血者们的奉献而多了一盏明灯。 

  一年半前的那个冬天,修晨睿独自一人走上无偿献血的道路,从此开启了他成年的第一个里程碑,他用默默无闻诠释着一个90后少年的平凡而不凡,正如他说的那样:我拥有的是不平凡的血型,但是我也是个平凡人,我愿意用我的不凡帮助更多和我一样平凡的人。 

    

责任编辑:刘玉娜